第五十一章 应战 (第3/3页)
车后面拉着很宽大的一个集装箱,不知道装的是什么,另外两辆面包车用来装人,大概每辆车都能坐下二十人左右。为首的两辆小车凌帆看不出是什么车型,不过一看就知道是专门用来比赛的跑车。
“东子,把我的车开出来。”楚涵对其中的一名年轻人说道。
这名年轻人名叫谢东,是楚涵最得意的手下,一米八几的个头,长得虎背熊腰,办事十分麻利,胆子也大,什么都敢做,深受楚涵的器重。
谢东应了一声,走到最后面的一辆大货车后面,吩咐其他人打开了集装箱,从里面开出来了一辆保养的十分用心的gtr35。
楚涵的座驾就是这辆改装后的gtr35,对于喜欢飚车的爱好者来说,gtr系列无疑是一个神话,它拥有力拔千钧的爆炸力量和深不可测的操控极限,无愧于世上最强的gt跑车之名。
gtr系列的声名鹊起要追溯到1991年的澳门东望洋大奖赛,长谷见昌泓和星野一义所驾驶的gtr(brn32)大战宝马m3以及奔驰camg并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冠军,自此赢得“战神”之名。在随后的日子里,gtr32凭借强大的rb26dett引擎以及attesae-ts四轮驱动以及四轮转向hicas系统,横扫多项世界级赛事,严重破坏了欧洲车厂靠赛车建立的品牌形象,因此也被欧洲名厂们杯葛,并施压fia禁止gtr32参加多项赛事。
而最为车迷们津津乐道的是,从r32开始,只要有gtr这个标志,就象征着几乎无限的改装潜力、原厂便拥有与生俱来的赛车基因、然而价格却能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不过楚涵的这辆gtr35严格来说则只能算是跟风的作品,已经丧失了gtr系列原有的精神,变成了一辆难以作出大改动、与赛车基因绝缘、价格高企的所谓性能旗舰。
首先对于赛车来说,最能体现技术的当然是神乎其技的漂移技巧,然而这个技巧在r35上却已经很难做出,准确来说,是很难大幅度的用人力来做出。在r35上,attesae-ts系统会通过电脑控制精确的计算出后轮打滑的程度,然后通过电脑控制中央差速器最多可将40%的动力输出至前轮,纠正后轮打滑的状况。这套系统几乎灭绝了一切转向过度的状况,让赛车极限的大幅度甩尾变成了奢望。
其实我这两天买了台ps3和一台42寸的大彩电,最终幻想13玩的high,弄得我没什么心情过来更新了,玩物丧志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