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伍莫远的眼光 (第2/3页)
副很难描述的眼神看着伍莫远――这里面有迷茫、有敬佩、有惊讶、有不解,他实在想不通,这个中国佬怎么就想的这么远呢?当他这个自我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的商业奇才的犹太人只想到这两个月要怎么赚钱,最多想着这一年内要怎么赚钱的时候,眼前的这个中国人就已经想到了这个事业四五年后应该怎么运营。
然后这个中国人还能在短时间之内,想出来一个能让这个事业自动运行的方案,甚至能在四五年后还能源源不断支援他们去拼搏新事业……这真有点可以说是“高瞻远瞩”了吧?难道,真的是跟传言中说的一样,中国是有所谓的“竹林老人”?他们思考问题真的是以百年为单位的?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伍莫远也是看的特别远?
想着想着,普希金突然联想到了什么,然后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了――他隐约记得,在学校里面学习世界现代史的时候,在讲述60年代里面那个印度和中国打的战争的章节里面,有个评述是这么说的:印度的总理尼赫鲁为首的政客们觉得,当时的中国是绝对不会对印军蚕食西藏领土的事情发动战争的,因为中国跟美国不对盘,而且他们刚刚还跟苏联闹翻了,甚至在这个时候他们还遇到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产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怎么可能把粮食运过喜马拉雅山,运到藏南,来支持军队跟印军打仗呢?
但是中国人就是打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国人的领导人们,远远的看到了在加勒比海那里,发生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个时候苏美两国正在剑拔弩张的呲牙,但是谁都不敢打第一枪――不然引起全面核战争怎么办?于是在这个地球村的村支书和村长互相拍桌子吵架的时候,中国人发现这是个谁都管不到他们的机会,于是抓紧时间直接用一支偏师把高傲的印度人直接打的差点迁都。
而在加勒比的古巴导弹危机解决之后,中国人则是很明智的直接宣布单方面停火,然后直接把军队撤了回去――这样既避免了美国和苏联对印度的武力支援,也避免了国际上对中国的指责!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根据cia的解密文件,尼赫鲁已经写了两封密信恳求美国人用原子弹袭击中国!
于是,中国人这么撤走了之后,印度便尴尬极了――他们对已经撤退的中**队,是打呢,还是不打呢?打了估计打不过,但是不打的话太怂了,太丢脸了……
按照回忆里面的这些历史内容一看,伍莫远显然是继承了那个年代中国领导人们的狠辣眼光――能发现绝对的机会,也能抓准这样的机会!而有了这样能力的伍莫远,自然可以很从容的考虑以后的事情不是?
普希金现在简直羡慕死伍莫远了,他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