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够完美 (第2/3页)
事论事,物种起源这本书与儒道经典是不可比的,因为双方的论叙的东西、范围不同,如果硬要比。儒道如大海星空,得其广博渊深,而物种起源是致精微,在细微处的研究远远出儒道。”
“您的意思是物种起源在广和大处不如儒道经典。可是写物种的起源,这论题还不够大?”
“物种起源论题是够大,可是儒道经典包罗万象,天文地理,治国滔略,伦理道德。甚至也涵盖了物种变化,这种涵盖面是只论物种起源所不能比的。”
“我知道秦仙傲公子是十分赞同吹捧这本书的,您怎么看?”
“他吹捧有一定的道理,无疑这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奇书,当今世人做学问,往往从大处着手,却忽略了细节和小处,而这一本书却能从脚踏实地出,而秦公子向来推崇严谨治学,自然要吹捧。”
“不过我个人认为秦公子吹得稍微有些过了。”
福进才眉一挑,连往下看。
“这一本书,老夫做一个总结,就是‘一切都好,结论草率’,如果它去掉了一些东西,就完美了,就能当得起秦公子的吹捧”
“我想你们应该都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五个瞎子从未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什么样,他们决定去摸摸大角”
“天地之道玄妙不可方,深奥不可测,我们从一草一木,一鸟一虫去钻研,论证物种起源的奥秘,就如同盲人用手去摸出大象的模样一样”
“秦仙傲提倡严谨治学,写出工具论,可是段公子的这本物种起源虽然也够严谨,整本书都是在论证,可是这些论证还不够,远远不够,因为无法给予实证”
“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些现象上的猜测”
“读了他的‘进化论’,我一直在思索,若是生命一直在进化,那么必须在世间会有迹象显现,也就是说每一个新生生命有极大几率会与其父母有大差别,比如说,多了尾巴的人,没有尾巴的猴子”
“我们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痕迹”
“不说现实看不到,就是我们的历史,故老相传的故事传说,这一方面也是很难找到证据”
程颐侃侃而谈,福进才渐渐的眼中闪现迷惑,程颐并非胡乱怦击物种起源,他说的每一个疑点确实存在,物种起源虽然论证多,可是完全合乎严谨的证明根本没有,真说起来确实只是一些假设。
茫然的读着程颐的访谈,忽然
“可以说他这本书中的大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也有不少是正确的,比如他里面提到的‘物种是变化的’这个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所以完全符合工具论的严谨要求”
“又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话虽然很残忍,却是自然界的大道。老夫也是很认同的”
“既然如此,那这些会不会对您的洛学造成冲击?”
“我的洛学是继承自圣贤学,是大道,是真正的至理,无论这天下怎么变。他都是存在,并且永恒存在的,即便是这物种起源所有结论都正确,难道你就能否认我洛学中的观点?不不可能的”
“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