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谁敢应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八章 谁敢应战? (第2/3页)

怪。”

    “不过说起来,这段海峰也确实有点名堂,他与秦仙傲打擂,写《论语正义》,说是抛砖引玉,结果……现在都没人敢上,也就他们俩、刘琴、伊川先生各出一本书,其他人为何不应战?”

    “是啊,为何不应战?”

    ……

    先前怦击,批评段海峰《论语正义》的很多人都感觉不对劲。

    同样是一部《论语》,段海峰写出来了,那些大佬们争相怦击,可是为何不自己写一本,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写,伊川先生作为思想界持牛耳的老大,是写了一本,只是那一本,连刘琴的《论语集注》都比不上,更遑论其他。

    没人敢站出来写。

    但是说风凉话,说段海峰的《论语正义》不好,却头头是道。

    这样如何让段海峰服气?

    也难怪段海峰这样狂妄自信的人都说出令人心酸的‘我错了,我高估了宋人的修养,为避免激怒某些人,自此以后,我在贵国将停止一切类似《论语正义》这样的儒学成果发表,精力转向其他方面。’。

    段海峰发出不再沾惹儒家经典的话。

    让整个大宋无数真正有良心的读书人心里蹩得慌。

    一直以来,汉人都自诩为天朝上国,其他周边国家都是藩属,而这时大宋也是天下文化中心,除了不听话,狼子野心的辽国、西夏外,其他像高丽、大理等都是认宋朝为宗主国的。

    即便辽国、西夏、吐番等军事强国,对大宋的文化也是极度倾慕的。

    与西夏、辽国不同。

    宋朝人讲究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如今,大理才子段海峰写《论语正义》,被打击得说不再沾儒家经典。

    若是段海峰《论语正义》写得差劲也罢,问题是……很多真正下过工夫看这本书的,心里都知道,不是书不行,相反书写得不说后无来者,至少前无古人。

    这是丢脸,要丢到‘国际’上去。

    “如今段海峰放言,要代表大理国与整个大宋的文坛高手来一个学术擂,无论哪一方面,只要是学术上的东西,任人选题,他都愿意接受擂台战,你说谁会去?”

    “这可难说,按理说,伊川先生的身份地位,大理国高手前来挑战,他当仁不让,为我大宋扬威……”

    “这可不一定,段海峰是年轻辈,伊川先生作为长辈,和他打擂,无论输赢都不光彩,我觉得伊川先生坐下程门四弟子,或者更往下的三代弟子,像罗从彦可能会出手。”

    “未必,伊川先生虽然学问很高,可毕竟在野,而司马相爷在朝,此刻段海峰是以大理国名义挑战,司马相爷不可能不理……”

    ……

    群情涌动。

    一个个猜测着,盼望着报纸传来消息,可是一期期报纸发行,上面传来的消息:

    采访伊川先生,伊川先生身体不适,拒绝接受采访。

    采访司马相爷,司马相爷只是说‘朝庭并未收到大理国书,段海峰之言,只是他个人之言,而且文无第一,学问之事,各有千秋,不像武斗,是很难分出谁输谁赢的,因此朝庭是不会派人应战,更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