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司马的解释 (第2/3页)
此书便会发现,这书是考据义理,两不偏废,而且虽然博采众长,但是……”
……
这篇采访稿中秦仙傲虽然没有直说自己与另外两大主编所写的书如何好,可是从他披露的那些比如说‘此书征引典籍达370余种’,‘我们做的就是不屯于一家之见,实事求是。’,‘讲究以经注本经’,‘凡注释言必有据,义理考据,两不偏废’,‘科学归纳,纠正谬误’……等等来看,又哪一句不是在吹嘘自己的书?
而且采访中秦仙傲更是绘声绘色披露了写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说在写这一本书之前,是先写长编,得到数百巨册,而后去芜求精,荟萃而折衷,这才得到了现今的版本。
又比如说三大主编在编写过程中,往往为了一字一词,翻书倒柜,穷尽折腾,吵得面红耳赤……
又比如说为了三月定稿,三大主编几乎不眠不休,彻日彻夜编写,不到一个月便人人瘦了十斤……
……
这篇报导无疑更点燃了无数读者的好奇心。
可是……
凡是得到书的读书人对此并没有多大的说法,而是沉默去钻研《论语正义》。
一天!
二天!
……
渐渐的有人对《论语正义》发表看法,而这些看法,几乎是一面倒的说这一本《论语正义》价值绝不在于刘琴的《论语集注》之下,甚至远远高于那一本。
刘琴版的可是连伊川先生都自愧不如,声称要穷百年之力布局,四五十年雕琢,这一本居然……
乍一听到这言论的,很多人都有一种做梦的感觉,而后――
“秦仙傲力压刘琴!真的假的?”
“新出的《论语正义》更甚《论语集注》。为何会如此,不是连伊川先生都承认写不出《论语集注》么,可现在三大主编天竹、小婉、秦仙傲三个月便……”
……
这言论疯狂一般在各大城池蔓延,不仅是读书界,那些普通市井小民,百姓都有一种诡异的感觉,要知道几十年来,他们的印象中,伊川先生,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等才是天下一等一的鸿学大儒。
而在经学上。
伊川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持掌牛耳的。
可这一次……
先是刘琴让伊川先生自承不如。
而后三大报社主编又给了刘琴一个响亮的耳光。
经学真的那么容易?一直以来,司马相爷、王相爷、苏东坡、伊川先生等难道都只是沽名钓誉?只是以前没有报纸,消息传递不通。所以才让他们……
报纸覆盖到的城池,各种读书人,甚至普通百姓很多都产生了一种怀疑,对一切读书人。朝庭大人物,科举制度,甚至各种经典书籍的怀疑。
……
汴梁城司马宰相府。
司马光踏入书房,目光落在书桌前的捏着拳头的司马康身上。
“康儿,可有收获?”
“父亲。这本《论语正义》当真邪门得紧。”司马康摇头苦笑,他眼眶微陷,里面都是血丝,“我一一据实考查,整整一天一夜,只找到一处地方,可是那一处地方,我细思以后发现根本没大错。”
“找不到错误么?”司马光微微皱眉。
司马康脸色很有些痛苦,他当然知道这样一本《论语正义》,一本压过刘琴《论语集注》的书临世。尤其是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