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第2/3页)
几个哥哥家里,一家过两个月。在我的记忆中,岳母虽然80多岁了,但精神矍铄。能劳动的人,没有谁愿意看儿女的脸色,所以,岳父虽去世多年,岳母仍坚持单过,她何时耳聋了?何时没有单过了?
小女儿证实了妻子的话。屈指算来,我有五年没到妻子娘家去了。我猜想,妻子莫名其妙地跟我说她母亲的情况,肯定是想我去看看她的母亲。我没有向妻子表态,但决定春节期间去给岳母拜年。
腊月三十,母亲在大哥家,我们便到大哥家里去团年。中饭过后我跟母亲坐在一起聊天,因为母亲还要被三弟接回老家,我便对母亲说,明天不回去给她老人家拜年了,想去看一看小女儿的外婆。母亲爽朗地说:拜什么年呀,这么多年不去看看你岳母,是不像话!
好像前篇日记我说过,妻子的娘家离我家110公里(指岳母的住处到我家),十几个兄弟姐妹、侄男侄女分布在许多村组。她幺哥住在镇上,有一辆货车,每年正月初一10点以前,妻子必须赶到小镇,坐她哥哥的货车才能去一家一户的转,农村不比城市,交通不便,否则,她到了小镇就没法再动身,更莫说到一家一户去转了。不用说,妻子跟我结婚快20年了,除前两年正月初一给我父母拜过年外,十几年来,她也从来没有给我父母拜过年,每年最快也是正月初八才回来。我跟她分工,我的兄弟姐妹、前妻的娘家、母亲的娘家由我去跑,她的娘家由她去跑。
正月初一,我决定骑摩托车去,因为我初三必须赶回来,初四去给前妻的父亲拜寿,去了妻子的娘家,有了交通工具就能多跑几家。小女儿晕车,要跟我坐摩托车一起去。我让妻子自己搭车去,妻子没反对,临了却不吱声,爬上了摩托车,很依恋的样子,一家人一起走多好啊!摩托车是助力车,坐不下三人,但妻子却坐到后架上,不吱声。我不忍赶她下车,便坚持着用每小时35――40码的速度,爬坡上岭,费时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她大哥的家里(岳母这两个月在大舅哥家里过)。
岳母没有妻子和小女儿说的那么严重,86岁的老人,步伐没有以前坚实,但耳朵并不聋,见了我,颤悠悠地上来拉我的手。我是一个很讨老人喜欢的人,何也?一般年轻人都不不愿意跟老人聊天,而我特别能听老人罗罗嗦嗦。
王家三代以内的堂兄弟多达十几个,每年春节,大家总是聚在一起一家一家的吃。巧的是他们个个都酒量大的惊人,而三代以内的女婿们个个都不喝酒或酒量极小,所以,女婿们认为最倒霉的就是跟他们遇到一起吃饭。我也是这种感觉。因为农村好劝酒,劝酒是好意,不喝得罪人。
中午,大舅哥不在家里,只有一个侄儿和侄女婿。另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