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二章送寒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二章送寒衣 (第3/3页)

老娘揪着耳朵训斥一顿也总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当然也有那些精力实在是太旺盛的小家伙儿,闲着没事就会去爬爬山,顺便拣点野蘑菇,摘点野菜、野果子什么的。

    这样的小家伙儿一般回到家里待遇跟那些下水捉鱼的是不同的,一般都是能得到大人的犒赏的。

    因为小小年纪就知道顾家了,关键是几乎没啥危险,当然要奖赏了!至于说上山容易摔着什么的,村里人没人在乎。谁不是从小就在山里玩闹着长大的啊?

    怕这怕那可不是农村人养孩子的习惯,在他们的朴素观念里。就得要孩子自己多摔打一下,将来才会有出息。

    不过今天不行了,整个村里很少看到那些整日嬉闹的孩子们。因为立冬临近。眼看着没几天就立冬了。

    按照本地习俗,家里的男人或者男孩子还有闺女,新媳妇什么的小辈的人要去给逝去的长辈们送寒衣。

    天冷了嘛?住在地下的那些长辈们也不能忘了,这寒衣那是必须要送的。这也算是孝道在华夏传承几千的一种在民间的外在表现形式吧。

    以前王勇在省城的时候几乎是整年的不回来。春节那是一年中最忙活的时候,更是不可能回家。这上坟送寒衣的事,自然也就更不可能了。

    去年则是他刚回家。一堆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这么多年也没去送过几次寒衣,对这事从来没上过心。

    大伯大妈也没提醒他,就大伯自己去坟地把寒衣给逝去的亲人给送过去了。

    今年就不一样了,王勇早早就提醒了干妈和媳妇帮自己记着点这事。所以前几天干妈就和媛媛特意去了一趟镇里,买了一大堆的各种各样的纸钱还有寒衣。

    以前的寒衣什么样王勇根本就没有印象了,好像那时候都是直接少点自己用人民的币做模子,往纸上一放,四面一折,打上钱的整体形状,就是那么个意思。

    现在可不一样,干妈和媳妇买回来的那些纸钱都是像古代的那些一样,都有方孔形似铜钱的,或者把纸裁开后,折成元宝形状的,这种称之为“剪钱”。

    还有一种叫“打钱”,是用木锤或者铁质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纸上。就是之前王勇他们这里一只用的一样,就是一种简单的“打钱”。

    最后一种则是在现代才开始流行的“印钱”。是用印刷机印制的注有天地银行,冥通银行字样和各种数字金额(一般数额都是非常巨大的,一万块一张的算是小的)的仿近现代纸币的。

    而寒衣也是更加的精致了,不仅衣服样式多样,看起来更加的似模似样的,还分别印上了龙凤等图案来区别男女。

    另外也不知道是那个聪明的家伙儿想到的法子,干妈还买了厚厚一沓折叠起来的黄色的纸张,据说这些就是被褥?

    天冷了嘛,底下的先人么们光穿新衣服没有新被子怎么行呢?

    要不说这年头,聪明人,有商业脑光的人赚点钱真是不要太容易了啊!这么一个点子,每年每家每户的不得买几床啊,累计起来那可就是一笔大生意了!(未完待续。。)

    ps:  十分感谢书友老kk的月票打赏,谢谢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