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义乌兵 (第2/3页)
国心,也会出钱的。志远的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我看他将会超过申智鉴。申智鉴的儿子是个傻子,他讨小老婆想再生个儿子继承家业,现在他家全靠他自己撑着。志远还这么年轻,他迟早是个大企业家,他将是枣溪最有出息的人。
刚才我听到孩子们在念诗歌,是什么内容?
哦,那是讲申大成抗倭的,等会儿我给你讲讲抗倭英雄申大成的故事吧。
这时,学校摇铃响了,江帆知道申智才要上课,就向他告别。
申智才说:没关系,刚才我看见你来,我已安排学生写作文了。你刚来,我得陪你转转,你要在这里建抗rì根据地,需要了解这里的地形,这是大事。
好,我正想看看这里的地形,你带我转转吧。哎,你们学校用摇铃?祠里有好钟为何不敲?
那钟敲起来十里外的山上都能听见,太响了,不适合学校。
说着,两人走上了上山的路。
站在山上,山下的枣溪村和田野一览无遗。申智才告诉江帆,这山叫八宝山,是八素山余脉,往北全是连绵不绝的群山。
八宝山在枣溪这儿已是尽头。呈“凹”型,将枣溪村和大片水田围在中间。枣溪村南面隔溪相望,有一座小山,像是枣溪村的一扇屏风。申智才告诉江帆,这小山叫望宝山。
为什么叫八宝山、望宝山?
这跟申大成抗倭有关系,我现在给你讲一讲申大成的故事。
枣溪的八宝山原名八保山,以坐落于阳嘉的第八保而得名。由于同音,“八保”成了“八宝”,时间一长,就生出了山中有宝的诸多传说,八保山就成了八宝山,枣溪前面的小山原来没名,也被叫做望宝山。
八宝山有宝的传说越传越神,竟然由此招惹贪婪之徒的垂涎,疯狂地前来山中挖宝。明朝嘉靖年间,永康盐商施文六贩盐到傅村时,听人说当地八宝山中有宝藏。他回乡后就纠集了地痞恶棍九十余人前来挖掘。枣溪人闻讯大惊,经族人商议,由申大成带领一群青年后生来到施某挖矿的枫坑。劝阻不听,引起械斗。申大成等当场擒缚了对方一些人,押解县衙,听候官府司法处置。知县赵大河是位忠厚的长者,他考虑到这些人是邻县人,教育一番就把他们放了。
是年六月,施文六又哄骗了一千余人,据险分头把守山头,在山头插上一面大红旗,招引亡命之徒。申大成又带人上山,擒获十多人,押往银山府衙收监。银山李知府为此发出告示:坑场杀死者不论。阳嘉人收到该檄文后,赵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