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遭遇袭击 (第2/3页)
阵列元件,对波段为8-12微米的红外辐射非常敏感,而且这一波段较之3~5微米波段的抗干扰能力强。射击前,射手将发射筒前盖取下,瞄准控制单元对准目标,当搜索到目标时按下锁定快门,这时的目标图像就是导弹攻击寻的蓝本。导弹射出后。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中的目标图像特征。在成像寻的器上都是连续变化的。处理单元就是依靠这些特征信号连续变化中的相关性,来自动识别和跟踪目标。“镖枪”导弹的导引头得益于美军多年以来发展末敏弹药的技术储备,在反坦克导弹射程内对目标的寻的远比远程火箭炮或榴弹炮弹药来得容易。因此“镖枪”的寻的制导非常可靠。
“镖枪”系统有两种交战模式,攻顶模式主要用于反主战坦克和装甲车,正面攻击模式主要用于打击工事及非装甲目标。在进行攻顶作战时这种导弹以18度的高低角发射,惯性助推装置完成助推的时间仅需几秒钟。射击时由瞄准控制单元测量目标距离,自动控制导弹弹道高度,以保证准确将目标套进导引头视角。由于镖枪导弹采用管式发射和自动寻的,射出后马上就能自动导向目标。不过刚出管导弹初速较低,舵效不明显,因此在最初100米内飞行动作比较迟钝,也不能做出大角度转向。因此将最初100米范围确定为最小射击距离,在此距离内,导弹不能保证有效命中,仅仅相当于一发火箭弹。“镖枪”导弹的的最大射程在6000米以上。导弹的瞄准控制单元有4倍、9倍白光瞄准和4倍红外夜间瞄准通道。
“镖枪”系统是陆军携行式武器,重量轻、弹体小,整套系统包括制导系统及射控主件约重22.7公斤,包含被动目标识别,射控组件及整合式昼(4倍)夜间(4-9倍)放大瞄准器。弹体重11.8公斤,长108厘米,弹体直径12.6厘米。发射管重4.1公斤,长119.8厘米,直径142.1厘米,射程约6000米。具备双弹头设计,可以同时引爆目标的表层防护,另一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