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节拔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二节拔树 (第3/3页)

布独立,革命烽火已烧到清政府脚下。同一天,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在袁世凯指使下致电清政府,提出组织责任内阁等十二条主张,扬言如清廷不允,就要率军进攻北京。在此压力下,10月30日摄政王载沣连忙下“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宣布解除党禁。11月1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这样,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实际落入袁世凯之手。但是不管怎么样,已经没有人能挡住清王朝灭亡的潮流。

    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首领焦达峰、陈作新率会党及新军攻入长沙,驱逐清巡抚,建立都督府。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

    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清军将领文瑞自杀。革命党人推新军管带张凤翙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

    10月23日,九江独立。11月1日,南昌光复,新军协统吴介璋为都督。

    10月30日,云南独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11月3日,同盟会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推陈其美为都督。上海宣布独立。

    11月4日,贵州光复,新军教练杨荩诚任都督。

    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为江苏都督,宣布江苏独立。

    11月5日,浙江独立,立宪派汤寿潜为都督。

    11月7日,广西独立,原巡抚沈秉堃任都督。

    11月8日,安徽独立,同盟会员孙毓筠、柏文蔚相继任都督。

    11月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

    11月9日,福建独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

    11月4~11日,海军宣布起义,“海筹”舰管带黄钟瑛为海军司令。

    11月13日,山东独立,原巡抚孙宝琦为都督。

    11月22日,四川重庆光复,中学监学张培爵任蜀军都督。

    11月27日,**,立宪派蒲殿俊为都督。

    11月29日,孙中山回国,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陆振华直接在元旦宣布绥远,察哈尔,外蒙和山西四省独立拥护共和。

    清朝已经快完了,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向湖北军政府多次试探,11月26日由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出面“调停”,向湖北军政府提出议和条件。湖北都督黎元洪等以军事失利为理由,竭力主张妥协。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与此同时,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国主义对议和施加压力,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竭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