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节留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节留学 (第2/3页)

人。

    1901年9月底陆振华带李鸿章的给的两万两银子和大牛等人一起去了欧洲德国,路上陆振华帮助他们取大名。大牛姓周就叫周力,二狗兄弟两就叫王强和王盛,海娃就叫周涛。一路上陆振华就交他们学习德语和识字。陆振华还将《拿破仑传》和《林肯传》等德文版全部抄好了,《大国崛起》英文版正在删减中。

    1901年11月初陆振华到达德国柏林,经过考试陆振华于第二年1903年1月初进入德国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学习。由于陆振华没能经过基础的军事训练所以陆振华的五人先被安排到德国的军营进行了一年的军事训练。这一年的军事训练使得陆振华由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一年后陆振华五人达到德累斯顿步兵学校进行系统学习。陆振华知道这些是将来保命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有力保证,所以学习认真,同时也督促周立和王强他们的学习。陆振华他们学习成绩优异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称赞。

    1903年10月陆振华以优异的成绩在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毕业后就马上考入德国柏林军事学校。19世纪初期,拿破仑的法**队采用了新的军事体制,使武装起来的法国农民成为欧洲武装力量的核心,这对当时腐朽的普鲁士军制和军事教育影响很大。1810年,终于在柏林成立了普军第一所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军官学校,这也开创了世界先例。它的名称为:德**事学院,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1818-1830年),并写出举世闻名的《战争论》。1859年,该校更名为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停办,1935年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被取消。1957年4月1日,在原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建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任务是培养和轮训三军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

    在其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先后诞生了西方军事理论鼻祖克劳塞维茨,闪击战基础理论奠基者老毛奇,“施利芬计划”的制订者施利芬,总体战理论的创始人鲁登道夫,闪击战理论家古德里安,无限制潜艇战理论创始人邓尼茨。这些人对德国的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引发了当时军事理论的革命。

    全院分3个系组织教学,即基本系、参谋系、军种司令部专业系。完成前一系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个系的学习,这与其它国家军队截然不同。实际上,一名德军参谋人员经过这里学习后,真正完全成为一名联合参谋,而不仅仅是兵种和军种参谋。因此,学员的训练也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基础科目训练阶段、应用科目训练阶段、专职参谋业务训练阶段。

    学院的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师资队伍素质较高。联邦德**队一贯注重军官素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