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分析 (第2/3页)
帮助我们度过灾难,第一次的时候更是未曾想要过报酬,第二次也仅仅是索取来年的补偿罢了。这样的一个人,你为什么要怀疑他呢?”
“因为我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因此才会有自己的判断。你们可知,那王博其实就是陈凡的管家,两次运来粮食只怕都是在陈凡的指示之下进行的!这件事情,你们不信的话可以问王大山!”那孙杨说着脸上略带冷笑的看向了一旁沉默不语的王大山。
看着几人投来的视线,王大山沉默了一下,最终却是点了点头,道:“是,王博的确是陈凡的管家,不过在那次饥荒过后两人已经解除了主仆关系。据我所知,现在那王博接替了之前李明的事情成了宋濂大人的管家。”
王大山后面那句话像是在解释,却又像是暗喻什么事情一般。
孙杨听着王大山的话语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随即他又看着其他人脸上带着冷笑说道:“你们看吧,我就说这王博有问题!如果不是和宋濂有所联系,当初饥荒的情况下这附近粮食的买卖几乎被宋濂所掌控,那王博又是如何买到粮食的呢?”
“哼,那么做又有什么好处?难道将粮食给我们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吗?”老张叔冷笑着回道。
“第一次他们运来粮食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打算,不过,这一次他们的谋算却是十分的明显。大家可曾记得,从王博那里领来的粮食不但来年要如数奉还,而且还要加上三成的回报?”听着孙杨的话语,几人的脸上神情微动隐隐间捕捉到了什么。
“你们想想,今年从王博那里拿到的粮食再加上三成的话,即便来年的收成和往年一般,你们觉得在保证再来年能够安然度过的前提下咱们能够有富余的粮食吗?”孙杨的话让众人一阵沉默,往年,即便上柳村这块地方无须上交赋税每年的粮食一般也仅仅只有四五成的富余罢了。
加上一年当中所需的一些柴米油盐之类的付出,一年下来他们这些村民能有一两成的积蓄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如果遇上了收成不好的年份,能够安然度过一年已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
这还是上柳村这种风水比较好的地方,换做其他的一些村子,收成不好的时候饿死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不过,相比起战乱年代,这样的情形已经是十分好的了。
可现在,如果来年还要偿还借来的粮食,只怕再来年还是无法平稳的度过一年的时间。到时,只怕还是得从王博那里借取粮食或者钱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