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五德”和“五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九章 “五德”和“五常” (第3/3页)

,这一切却又都不是陈凡所感悟的“五德”,陈凡所感悟的“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

    虽然这五德是陈凡见识浅薄时候受到误导错将儒家的“五常”当做了“五德”,但是这些已经成为了陈凡的感悟,成为了他所体悟的“道”。

    或许在多年以后陈凡感悟了许多,体悟明白了更多的东西这“五德”会有所改变。但是眼下陈凡却十分的清楚,他所要做的事情是先完善自己的体悟,而非好高骛远的去探究他人的理念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感悟。

    想通了之后陈凡的脸上微微的露出一丝笑容,他缓缓地起身,恭敬的对着对面的宋濂弯下了腰,请教道:“请前辈赐教,‘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为何物?”

    一身道袍的宋濂点了点头,他看着陈凡的眼神当中带着赞赏之意。

    随即,宋濂也不再废话,他径直道出了陈凡所想要的答案。

    “仁,多作为仁慈之心的意思,尽己所能扶持弱者,这是仁者之心亦是恻隐之心。然,儒家提出的‘仁’却并非单纯的指仁慈而已。”

    “仁者,双人也。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此乃真正的仁者之道,而恻隐之心,仅仅是面对弱者的时候强势的人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的一种态度罢了,与真正的仁者之心却是有些偏差了。”

    “义,则是指十分对错的判断,无论是国家大义亦或是私人恩怨的判断都能以‘义’字概括。义无对错,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站在了义理的正确一方,因此这个世界才会有如此多的争端。”

    说到这,宋濂的话语微微一顿,随即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看着陈凡说道:“这‘仁义’二字虽然看上去十分的简单,做到也似乎不难,却有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所能够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至于剩下的三种品德,我虽然自问还算有些学识,却也仅仅领会了皮毛而已。”

    陈凡沉默了半晌,宋濂对于仁义二字的解释让陈凡感觉到眼前豁然开朗,他猛然间发现自己之前的简介是多么的狭隘。此时的他仿佛一下子站在了更高的地方,所看到的东西是之前从未见过的开阔。

    紧接着,陈凡听着宋濂的话语,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即陈凡再次弯下了腰,对着宋濂持了弟子之礼,口中说道:“请先生赐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