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娘与姨娘的争锋 (第2/3页)
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忙转移话题道:“听说过些日子姑娘们就要进京,我也不知道该给准备什么物件,所以来问问夫人,也好生学学。”
“佑儿得了差事,所以家中近两年日子稍有宽松。我合计着拿钱给她二人四季衣裳鞋袜各做两套,头面一套。四季铺盖准备一套。便也差不多了。”苏文氏言下之意。家中宽裕所以才做了这些东西。但这宽裕是因为我儿子出去当差。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也别挑剔了。
周姨娘却像是没听出她的弦外之音似的。装作心下合计一番的模样,又道:“只做一套头面是不是有些简陋。四季都没个替换,到京中怕被人笑话。”
“咱们原本就没京中叔伯家中富裕,家里两个姑娘要嫁,这嫁妆要准备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去京中跟人家攀比哪里比得过。倒不如留着钱把嫁妆办得体面些。不过我这些物件。只是家中出钱做地。你若是自个儿要贴补女儿。老爷和我自然也不会反对。”苏文氏也不恼,只细细地与她分说。
苏礼开始还在练字。但是渐渐便被二人地谈话吸引。觉得苏文氏的回答真是巧妙得很,她对周姨娘的厌恶谁都知道,但是面上却还要维持着体面和姿态。几句话。听着十分妥当,却不仅让周姨娘对置办地物件没办法再提出别的要求,还将自己提前给苏礼置办地物件择了出来。隐藏地意思便是。那是我娘家地陪嫁。我自愿贴补我女儿,与别人可不相干。
周姨娘今天来这儿。其实确有于缘故的,前一日苏文氏找人为家中两个姑娘量体裁衣。订制首饰,还吩咐按照两个姑娘地喜欢做。不论价钱。她当时还十分高兴。但傍晚时分听到主院地丫头闲聊。说起怎么夫人前几日刚给姑娘做了衣服首饰。还不到半月就又做。
这下她满心的欢喜登时化作了别扭,虽然心里明白,庶出的女儿不能跟嫡女相比,但是总觉得既然一同进京,说不定谁对了缘法就能嫁得显贵,待遇总得差不多才是。她自己还指望女儿能在京中嫁个好人家,以后跟着享福呢。所以她也顾不得自己还在装病,拾掇拾掇便急忙假借请安,来探听虚实好争取更大的利益。没成想被苏文氏左一句右一句堵死了所有的路,如今她什么都没办法提,只好开始哭穷。
她从袖内抽出丝帕,朝眼角假意擦拭几下,那帕子预先沾了姜汁,所以瞬间便泪盈于睫,抽抽泣泣:“不瞒夫人,祯儿近几年身量儿一直拔高,当年的衣服第二年便再也穿不上身儿。所以这番入京,真的拿不出一两件像样的衣服,去年的已经都穿不上,今年的又只有两件春裳,就算加上夫人昨个儿请人做的,也实在都不够换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