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开门来做生意 (第3/3页)
样货不合心意,那样货要退换,或者叫人称了又不要。碰到这样的人的话,用生意人的话来说,就是倒了大霉了,这天的生意都不用做了。做生意要的就是个好兆头呀,触了这样的霉,还怎么做生意呢!
“老板,给我来两斤三角肉(注:即后腿肉,接近猪屁股的地方。)”
在这市场,三角肉虽然比较瘦,却是一头猪中最难卖的,一般晚上剩下的多是这种肉。钟伯和刘邦听到她说得那么爽快,不由得喜出望外,钟伯很利索地切了,一称,刚好两斤,不多也不少。多好的兆头呀,刘邦乐得嘴巴都合不拢来。看来,今天这样的客人一定很多,肉一定好卖,幸好原计划开张七折的广告还没打出来,要不然,人们恐怕又得怀疑了。看来,这生态鲜肉大有文章可作,人们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差啊!
卖了这客人的肉,钟伯又开始给刘邦念起猪肉经来了,只听他道:“你可别小看卖肉这种小生意,它里面其实大有学问呢。客人来的时候,你首先得要热情,问他(她)想要点什么;其次看他(她)的眼睛,他(她)的眼睛看向哪里,就表明他(她)想要哪一种,你得迅速抓住这商机,向他(她)介绍这种的好——比如新鲜、嫩、有营养、香、脆等,客人听你介绍得这么好,即使他(她)原来不怎么想要的,也抱着试试看的心里买一点了;第三是要认准客人,要分清是熟客还是生客,熟客的话,要记住他(她)经常买的都是什么,他(她)一来到就能一边跟他(她)聊些家常,一边迅速地切好称给他(她),必要的话,还要给他(她)一定的折扣,对他(她)好了,他(她)下次才会回头跟你买;最后是动作一定要快,如果手脚不够麻利,切一斤肉或砍一点骨头都要弄上半天的话,那么后面那些等着的客人肯定是不耐烦的,他(她)铁定要转到别的摊档去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