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话 悉昙体梵文(下)——密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五话 悉昙体梵文(下)——密井 (第3/3页)

到下一个密井处,或许是因为水压或者气压一类的物理的原理,这些被特意放到水里的东西最后都会出现在另外的密井里面!我们国家以前也有一些这样的特殊密井!因为它传递方式的很隐秘,所以尤其是在一些王宫贵族的庭院里面有一些这样的装置。”陈教授接着耸了耸脸上的眼镜架接着说道:“十几年前我在杭州一带,考察的时候有幸遇到过这么一回,当时的那个密井相隔有大概六十多公里!呵呵,很不可思议!”。

    听完了陈教授的话,我愣了半响;这才结结巴巴的说道:“您,您的意思是说这个井的另一头是不是就在,在阿富汗的?!”。

    陈教授看了我一眼,没吭声。

    我接着说道:“那个可是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呀!何况中间还隔着一个兴都库山脉呀。”。我虽然觉得有点的不可思议,当时内心的深处却也觉得这个陈教授的这个假设故无道理。

    陈教授看了我一眼,语调异常的冷静的说道:“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合理的一个解释了。你看看这个暗室,除了作为一个秘密的联络用的密井以外。又什么理由把一个水井当做一个密室的中心。而且,我细细的检查过这个井口上的痕迹,上面完全没有任何的井绳一类的东西摩擦的痕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杭州的那些老井口。如果是真的用来汲水的井口,长年累月以后,上面至少会有一些独特的痕迹的……”。陈教授见到有人在质疑他,说话间的表情几番的变化着脸色。其实,在陈教授的那些的话语间,我也隐隐的想起了我哪湖南老家小镇的那口的四眼井。那井沿上的青苔和井口的上被绳索勒出来的印迹,此刻也是历历在目。

    我真正惊讶的其实是:一千几百年前的古代,兴都库山脉对于古印度人而言那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想必这样的密井必定是一个非常安全快速而且非常有效途径。但是这一千多年前的那些婆罗门的祭司或者是那些佛教的信徒们用这密井,到底传送的是些什么样的信息!?

    无论如何理解这密井的内部结构,它都不可能像现在的电话一样可以左右互联,或者说是接、打自由。它必定是一个单向式的联系,就是说一个接收信息的地方不可能借着同样的方式给发出信号的地方传递消息。

    这么看来,我们眼前的这个密井应该就只是一个接收命令的地方!

    这何其的诡异——千年以前在千里以外的阿富汗的某个山谷里的一个隐秘的所在,通过这样的一个密井往外不断的发送着命令和指示!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权威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越是往深的地方想,我的心头就越是觉得一个寒意逼上心头。

    正在这个时候,一股子的***的香味又一次的弥漫开来。我们几个紧的回头看去,只见在那满溢的进口处……。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