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应聘(上) (第2/3页)
员都很有礼貌的对欧阳均对企业的看重表示感谢,但一部分听了欧阳均的自我介绍后十分委婉的告诉他,目前公司各个职位都已经满员,暂时没有招聘计划;一部分则表示可以提供文员职位,但鉴于欧阳均硕士的身份建议他去更好的公司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还有一部分公司则说非常欢迎硕士甚至博士来公司工作,不过要求的专业大多是财务,金融等,目前并没有适合文学硕士的岗位。整整一个星期,用光了三张面值一百元的ic卡后欧阳均终于明白,自己与世界五百强和年产值过二百亿的名企无缘了!
于是欧阳均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开始游走于人才交流市场和形形sèsè的招聘会。
一次次失败的经历终于让欧阳均明白,自己令人望而生畏的硕士头衔和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学专业决定了自己在当下的职场上很难找到容身之地。欧阳均也终于明白,抛开自己的硕士头衔和文学专业,目前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保安。因为目前看来,魁梧的身材和强健的身体是自己唯一的本钱也是最大的本钱。不过,这个本钱并不是自己读书读出来的,而是老爸老妈在二十一年前的某个风雨交加夜晚给的。
欧阳均也曾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去报社谋职,但滨海最大的报业集团滨海rì报社人事部经理一句话就封死了欧阳均的幻想:现在报刊行业竞争激烈,生存不易,我们需要的是最少有三年新闻从业经验的实用xìng人才,您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不过我可以暂时安排一个文字校对的工作,试用期三个月,月薪一千元,试用期结束月薪一千五百元,如果您愿意,可以留下来。
工作是否能发挥专长且不说,一千元的薪水,除过房租伍佰元,只落下伍佰元生活费,滨海市物价很高,这点儿钱刚好够自己吃一个月的方便面!
欧阳均还曾幻想自己去办一个文学杂志,可简单的咨询了创办杂志工作流程后便彻底放弃了。国家规定个人是不允许从事新闻出版业的,只能以公司或者法人团体的名义进行申请,对欧阳均来讲办公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途径是挂靠某个法人团体,但很明显,欧阳均没有任何资历和实力让任何一个能够获得创办杂志的法人团体的信任。而且,欧阳均财力严重的不足,自从大一的时候母亲留给自己的两元遗产被一个远房表哥骗走后,欧阳均身上再也没有过数额超过五千元的财富。
欧阳均还想过做一个zì yóu撰稿人来谋生,但他所擅长的散文在如今并没有市场,一些知名的纯文学杂志都靠拉赞助勉力维持,能给作者的稿费还不够墨水钱。虽然余秋雨一本《文化苦旅》挣了上千万,可欧阳均十分清楚自己绝对不是第二个余秋雨。写小说吧,如今能有耐心有兴趣认真读小说的人太少了!玄幻,灵异之类的快餐文学欧阳均又写不来……..
想起高中毕业时受语文老师孙狂生影响立志做一名大文学家的梦想,欧阳均无声苦笑…….尊敬的孙老师,去他妈的文学,……
老天啊!为什么我找工作就这么难!毕业前学校不是说本校毕业生就业率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