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形势分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 形势分析 (第2/3页)

6年开始急剧上升,到了1989年底,指数已经突破了39000点,四年之内翻了2倍多,股票总市值从1985年底的242.2万亿rì元到1989年底变成了890万亿rì元,股市暴涨给rì本投资者带来了巨额财富,个人消费出现了所谓“西码现象“(西码是一种高级轿车,当时极为畅销)的高消费现实。

    法人投机股市源自于1984年制订的“特定金钱信托制度”,它使rì本大企业能够将巨额委托给信托银行和证券公司,从事金融交易。因此,除了机构投资者的狂势投机,法人资本的投机也成为股市膨胀的一大动力,并终于导致股市失控。

    然后,再对rì本近十年来的经济政策,经济规律分析:自从1986年rì本“平成景气”以来,rì经指数由1985年的12000点,开始持续上升。1987年世界股市危机中,rì经指数稍有下降,但很快的率先“复活”起来,股价开始一路上涨,并带动全球股市的回升。1980年个人持股比例为8.84%,1988年上升到14.5%;1987年末,rì本股市个人股东已达2000万人,相当于rì本国民人口总数的1/5。到1989年底,rì本的股票资产额已是国民生产总值的1.3倍,资产价格如此急剧膨胀意味着经济泡沫的存在。

    1989年5月,由于意识到了经济过热的压力,rì本zhèng fǔ开始紧急实施金融紧缩政策,提高贴现率,到1990年已由1989年的2.5%提升至6.0%。贴现率的急剧提高直接影响了资本的市场收益率,股价开始下跌。

    1990年4月大藏省对房地产业进行严厉的限制,一方面严格控制融资,另一方面加征地价税,使地价冷落下来。地价的下跌减少了企业的实有资产值,更促使股价下跌。同时由于资本成本不断的上升,企业增收的能力将大受制约,企业收益前景的黯淡给投资者的心理蒙上一层yīn影,预期开始恶化。投机炒作者乘机抛售股票,进一步引起恐慌。

    1989年12月29rì,是这一年的最后一个交易rì,rì经指数高收38915点。1990年开市后,股市即开始暴跌,到1990年4月2rìrì经指数跌至28002点,历时4个月,跌幅达23%。……

    1986―1989年间,是rì本股市与经济泡沫膨胀的时期。由于股票和土地价格猛涨,资产xìng收益几乎等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rì本的股市泡沫越吹越大了。为现在rì本股市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物极必反,利率水平在去年12月的上调(从2.5上升到4.25%),使得‘低利率神话’不攻自破,投资者信心受到极大冲击,80年代末的‘海湾危机’与现在正在爆发的“海湾战争”将会带来的石油价格上涨,更是加大了这种冲击――今年3月份,rì本zhèng fǔ更是上调利率到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