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二次北上 (第3/3页)
,现在去老毛子们那卖什么都赚钱,我一个朋友卖皮货的,至少能赚三倍的利润我看你也别卖nǎi了,趁现在好时候还是弄别的吧!”验货员接过烟抽,很随意的抽出两箱nǎi,翻开看了看也没打开封口就开始填单子。
“这次货比上次多了一倍啊,应该缴税2000元,十吨货才两千块的税,只有五成的利,我看你卖完这批货干脆该行得了,现在往苏联卖什么不得几倍的利儿呢!”这位仁兄大概是看到这么一大批货只能赚那么点钱,收取的税额也不多,自己很难捞到什么好处的缘故,不断的劝郑东改行。
还好这位老兄也只是说说,手里没有卡着郑东,也没有四处抽查液态nǎi,大概在他看来就算nǎi水出现质量问题该负责人的也是郑东,何况现在去苏联卖货只要不出人命不明目张胆的通过海关走私,按章缴税,谁管你质量好坏。当然,为了避免夹带毒品、军火,海关上还是有专门的仪器的,只要从海关指定的通道行驶过去,仪器不响就说明没问题。
不过,那检查毒品、军火的仪器自港口那的海关设立以来就从没响过,想想也很正常,真正走私军火、贩卖毒品的又有哪个会走正规渠道?而当时漏洞处处基本常识缺乏的海关执法人员也不可能想到有人会用偷梁换柱的计划将酒水装进液态nǎi袋子里往外运。
跟苏联不同,在中国烟酒进出口是合法的,就算海关执法人员不依不饶的多打开几个箱子,从液态nǎi中找到了白酒,最多也就罚些款,给他个偷税的处罚,将货物没收,按当时的政策,估计连刑事责任都不用负。如果真发生了那种事,郑东的敛钱计划就难以实施了。
郑东很幸运,那位验货员没有找他的麻烦,在郑东悄悄的将一个装着五张百元大团结的红包塞进他手里后,那位仁兄笑呵呵的走了。
深深的吸了口气,郑东暗暗感叹:“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真大啊!”
就是刚刚离开的那个验货员在郑东上次出货时还没这么胆大,上次虽然没有一箱箱检查验货,但好歹也打开了两袋nǎi尝了尝。可这次竟连袋子都懒得开,还不断用暗示的语气索要好处,这才多长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天啊!
面对着这种贪小便宜的执法人员,郑东不想发表什么个人看法,毕竟他现在干的不是什么正当买卖,靠的就是执法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真有个铁面人物在这里当值,上次他就挂了,哪里还有如今的风光。
收好关税凭证,雇了几个装卸工人,很快的将十吨货物装运上船,结了帐,在呜呜的汽笛声中,货船缓缓离开码头朝对岸驶去。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越来越近的异国港口,郑东心里竟生出一种很不安的感觉,跟上次的紧张不同,他隐隐的感觉这次的苏联之行不会那么顺利。但现在的情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有个更好的未来,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他也只能咬着牙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