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张灯结彩过除夕 (第2/3页)
三叔叩头总是有点别扭。但今年不同了,傅寒竹现在身为举人,是老爷身份。傅青海没有任何功名,所以也减去了一些傅寒竹对傅青海的礼节。
而傅以渐和傅寒竹的父亲则要给傅寒竹红包,只是在这种大家庭里,红包也只是一个形式。有很多童谣表述压岁钱,比如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放鞭炮傅青海是最积极的他先在门外街上烧一堆火,此时袁府和傅府的人都到了街上,准备在一起放炮竹。在放鞭炮烟花之前要先跳火堆。老少都要跳,老的要先跳,是一种驱邪的习俗。
放鞭炮也是有讲究的,看谁家鞭炮响的早,所以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点,鞭炮立刻响起来,这卡时间的任务自然落在了袁婉茹的几个小哥哥身上,傅青海和袁婉茹的几个哥哥相处的也很要好,每年过年这放鞭炮的事情都是他们几个在折腾,为了今年的除夕,傅青海可是下了不少本钱,弄了很多烟花,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才将鞭炮放完。
然后袁家和傅家的人都各自回府吃饺子,其实傅以渐和袁婉茹的爷爷等一些长辈早就回屋,虽然他们也都守岁,但他们可经不起年轻人这么折腾。初一的饺子叫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
人们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傅寒竹的祖母和母亲也都不是富贵人家出身,初一的这顿饺子每年都是他们亲手包,不用下人动手。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包的才吉利。一般都是芹菜肉馅的,寓意新的一年做事要勤快点,这本是庄家人的习俗。富贵人家的饺子一般都是比较华丽的馅,但傅府却一直延续着吃芹菜馅。
到了初一也就到了元旦,这一年也就变成了康熙二年。
初一人们就走亲串友送年礼说拜年话。袁婉茹和几个哥哥,吃完团圆饺子就提着果篮来到傅府拜年。而傅青海和傅寒竹也要提着礼物到袁府拜年。
傅青海平时的那些朋友和聊城知县也早早的来到傅府拜年,傅青海和傅寒竹也要到各家还礼,这是一件傅寒竹认为很苦的差事。初一街上的气氛是非常好的,家家张灯结彩,不管是认识不认识,只要在街上遇到都会打个招呼说个吉祥话。一片和谐的景气。
一直道初五,过年的一些规矩才会破废,所以初五也叫破五。傅寒竹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古代不像后世规矩繁琐的多,不光是事情不能乱作,话也不能乱说。如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