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四章 喜得美玉缀罗缨 (第1/3页)
转眼之间,傅寒竹已经回到家中三月有余,这三个月他多数时间都在习武。也经常与傅青海切磋,还经常被傅青海拉出去和他的朋友圈交往,其实傅寒竹也很喜欢在三叔的朋友圈交往,傅青海只是不喜读书,在社交方面还是很有天份的。
他交友不分贫贱富贵,只要合得来,书读的很少但他却知道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傅青海的交友圈里也不乏饱学之士,傅青海没有功名,但也算是个秀才出身,只不过他是一个武秀才,因为会试的时候武举也有内试,也就是所谓的文试,虽然没有文举考试那么难,但不喜读书的他还是几次没过,后来也懒得考了。
在他的朋友圈里倒是有几个武举人,傅寒竹喜欢和他们交往,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更能体会山东大汉的的豪爽。那种义薄云天的气概在他们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样的,他们也喜欢和傅寒竹交往,傅寒竹不但是傅青海的侄子,更是整个山东都有名的三绝才子。
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哪怕那些穷酸秀才都不愿意与他们交往,因为两者之间的气质和思想观价值观都是相反的,而傅寒竹却没有那些文人的迂腐。在与这些人交往中完全和之前的气质不同,也表现出了豪迈的性格,特别是他的武功底子扎实,在切磋中,逐渐赢得了这些市井豪杰的认可。
在吃过几次亏以后,这些人发现傅寒竹同他们用的武术套路不一样,往往能够一击击中要害。甚至有很多人萌生了拜师的想法,后来傅青海仗义的大手一挥,让傅寒竹无条件教他这些兄弟。开始的时候傅寒竹与这些人交往也很尴尬,因为这些人都与傅青海称兄道弟,傅寒竹有不能叫这些人叔叔,毕竟他们年龄都相仿。
因为傅寒竹是举人,在当时没有功名的人是要叫举人为老爷的,因为举人和知县是一个等级,但是这样叫也很别扭,最后还是傅青海说了话,不论辈份,这些人就管傅寒竹叫公子,傅寒竹就直接称呼这些人的名字。
既然傅青海发话了,傅寒竹也不好驳这个小叔的面子。但是要教这些人武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他们的武术相对同龄人来说已经很出色了,何况他们当中还有武举人。傅寒竹练的是后世部队里的格斗武学,而这些人练的套路武学。
这时候还没有格斗之说,傅寒竹又费了很大劲给他们讲解了格斗武学和套路武学的区别,在教他们之前每人还发了一本有关穴位的医术。要认清人身上的每一处穴位和人身上每一个脆弱的地方,是格斗的重中之重。虽然不让他们拜师,傅青海还是给他们立下了一些规矩。让他们不得外传,并给傅寒竹的格斗起名叫傅家拳。傅寒竹倒不怕他们外传,但傅青海却不那么认为,这个时候人们的观念还是很保守的,傅寒竹也没在这种小事上与之计较。
这些人都是练家子,教他们要比给他们讲解容易多了,主要就是把以前他们所练习的花哨动作删掉,每一个动作都以实战出发。他们学习的也很快,其中最出色的不是那几个武举人,而是两个穷人家孩子,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