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桂榜提名解元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桂榜提名解元郎 (第3/3页)

,自己是个落榜秀才,也不用参加今天的

    鹿鸣宴。听说蒲松龄家中有书信,傅寒竹不由的想到蒲松龄家里分家的事情,可能这次他回去就可能分家。就把花魁比赛赢的银子给了蒲松龄,开始的时候蒲松龄是不要的,后来好说歹说算是收下。傅寒竹还说以后有困难到聊城找自己。

    送走了蒲松龄,傅寒竹和李明山也开始准备赴宴。鹿鸣宴这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显示某公才华。《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呜,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意为鹿子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收买人心,展示自己礼贤下士。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颂《鹿鸣》三章。不过此宴只是发达地区才认为时尚,穷困之地却不时兴。

    鹿鸣宴在放榜的第二天举行,一般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傅寒竹与山东巡抚也只是在乡试的时候远远的看过几眼。

    鹿鸣宴在巡抚衙门的后院举行,傅寒竹和李明山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都是上榜的举人。巡抚和其他相关的官员并不在这里,庭院中放了很多桌子,桌子上也摆放了茶水点心,有专门的小厮为这些举人填茶水。

    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不过举人做官一般都是候补官员,进士轮完了才会轮到举人。举人和秀才不同,举人有实质性的地位,可以减免一部分赋税,徭役。至少现在在倒茶水的小厮的眼里,在做的这些已经都是老爷了。别看傅寒竹此时只有13岁,但是别人依然要尊称他一声老爷,即使他现在不做官也能和知县平起平坐。

    坐在桌前喝茶的举人们此时都在窃窃私语,他们也都是想通过这次宴会多认识一些人,这在他们以后的仕途上有很大的帮助。古代同榜中举要比后世的同窗关系还要好,特别考会试的时候,同榜进士一般的时候很少成为政敌。在仕途上也都能互相帮助。

    傅寒竹一眼就看到最前面的桌子,那桌子此时只坐了一个人,此约有三十左右,眉清目秀,看穿着就知道也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子弟。中年人的椅子后面写着亚元,而他旁边的椅子写着解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