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进府衙惊见沈荃 真巧遇聊斋先生 (第2/3页)
傅大人那是抬举在下了,贤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想来也深得傅大人的真传,希望你如你祖父一样以后中了进士也拔个头名,别像我只中个探花。”沈荃笑道,短暂的接触他对傅寒竹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
“沈大人说笑了,眼下学生也只想考个举人,至于进士,那是等中了举人之后的事。”傅寒竹谦虚道。
“凭借贤侄的才华,中个举人还是轻而易举的,沈大人认为呢?”知府对着沈荃道。傅寒竹和沈荃都明白,知府这是想做个人情,要个内定的名额。想给傅寒竹一个定心丸。这种事情对主考官沈荃来说是很容易办到的。而在清朝别说是乡试了,就是会试也有内定的名额。
“知府大人说的是,学生虽不才,但中个举人还是有把握的。学生认为即是考试,就要用真才实学。山东是孔孟故里。即是读书人就不能辱没了圣贤之书。大丈夫一生坦荡要比一个功名重要。”傅寒竹情绪激昂的道。
傅寒竹虽然不是迂腐之人,也知道八股考试考不出什么真才实学来,但中个举人自己还是有把握的,既然自己有把握就不要弄这些有损名节的事情。而且他知道沈荃是一个性格刚直,为官清廉的人,他也一定很反感这种事情。
“好好!贤侄这番话真有其祖父之风,果然是将门无犬子,贤侄的答卷我一定认真审阅,我相信贤侄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正在为难的沈荃听到傅寒竹的话,精神一振,对傅寒竹也另眼相看。若是之前他是因为傅以渐的缘故才高看傅寒竹一眼,现在他确实真正的欣赏傅寒竹的骨气。
傅寒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虽然自己每要这个内定名额,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本来傅寒竹只想考个举人名分,如今知道主考官是谁,他有信心考取前三甲,而不出意外,自己有可能得个解元。古代考试提前知道主考官是谁,对考生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同样一张答卷,不同的考官就会有自己不同的意见,知道主考官对症下药,对高中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人又聊了一会,傅寒竹就请辞了。知府还想让傅寒竹一起用餐,被傅寒竹以备考名义拒绝了。
“你跑哪里去了?让你陪我逛街你不去,自己倒出去玩乐。是不是找相好的去了?”当傅寒竹回来的时候。张叔和袁婉茹早已经在客栈了。看到傅寒竹回来袁婉茹冲过来道。
“我去府衙了,你们吃饭了吗?我肚子一直在抗议呢。”傅寒竹现在可不想和袁婉茹斗嘴。
“我们早都吃过了,你自己到下面吃去吧。”袁婉茹道。
“李明山他们还没回来吗?”傅寒竹问道。李明山一早就出去了,这都快晚上了还没看见人。
“谁知道他跑哪去了,说不定跑哪个青楼去了呢。”袁婉茹没好气的道,显然他对李明山的印象不怎么好。
“谁在说我的坏话啊?”袁婉茹话音刚落,楼下上来一人道。
傅寒竹一看,正是出去一天的李明山。此时他身后除了陪同他回来的除了一路陪他的家丁,还有一人。此人身材高大,面向稍显丑陋。但一双眼睛却特别有神韵。
“李兄回来了,正好我还没有用餐,咱们一起到楼下用餐,这位兄台想必就是先生空中所说的,童试县、府、道三第一进学的才子吧。”傅寒竹拉着李明山往楼下走,随口问了一下,他身边的魁梧男子。
“哦,忘了给你们介绍了,这位就是我说的三第一才子,补博士弟子员。淄博的秀才,蒲松龄,字留仙。”李明山旋即道,“留仙兄,这位是我和你说过的少年才子傅寒竹,他的词曲我特别喜欢,而他的祖父就是已经高老还乡的帝师傅阁老。”
“原来寒竹兄竟是名门之后,失敬失敬。”蒲松龄听到傅寒竹是傅以渐的孙子,着实吓了一跳。
而更吃惊的是傅寒竹,蒲松龄是谁?相信后人无人不知。一部《聊斋志异》在后世享誉古今中外。其实傅寒竹早就应该想到是蒲松龄,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这位传奇人物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