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战略重心 (第2/3页)
用机械的力量来对抗城墙。
别忘了,张飞阵营之中可有着三国第一机械高手诸葛亮呢,制造攻城车,云梯,箭塔,巢车、投石机等等,这正是诸葛亮的强项。此外,诸葛亮虽说不善于奇谋,但派兵布阵还是很有一套的,特别是在这种几乎没什么意外发生的攻城战中。
…………
“轰轰……”徐曁县上空箭石乱飞,喊杀声嘈杂不堪。孙策和张飞不停的调兵遣将,一攻一守,真是一对好基友。
一连攻杀了十余rì,张飞的军队战死五千余人,孙策的兵卒也战死两千余人。但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种伤亡比例将会巨变,徐曁县的城墙已经被张飞的投石机轰塌了好几处,吴兵已经渐渐丧失了守城的优势,陷入肉搏战之中。
冬rì之下,东门之处,血光之中,一队兵卒消失在城墙的缺口之下,张飞毫不犹豫的又派出一支军队,冲击城墙的缺口。在荆州兵卒身后,呼啸的石块还在轰击这个缺口,不分敌我。
“砰……”一颗脸盆大小的石块砸在荆州兵卒的后脑上,巨大的冲击力让人头像西瓜一样爆裂开来,脑浆飞溅。红白相间的黏糊飞出老远,粘在人身上腥气扑鼻。这只是惨烈战争中一个小情节而已,死在投石机之下的兵卒还算幸运,总算有个痛快。一些受伤的兵卒就惨了,在地上翻滚哀嚎,惨呼连连。
一队一队兵卒飞蛾投火一般陷入战场绞肉机之中,不到片刻就变成一具具毫无生机的尸体。
控制人口最佳的方法除了瘟疫,就是战争了。
转眼间,张飞围城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战局再次发生变化,徐曁县的城墙坍塌严重,高度优势几乎丧失殆尽,两军伤亡比例也逐渐持平。于是无论张飞,还是孙策都坐不住了。
孙策是想要撤兵山yīn,如今余暨县已经失去了防御优势,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莫不如撤兵山yīn县,再行抵挡,而且还能将张飞的领导拉长,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同样,张飞军中的诸葛亮也认为孙策必然要撤军,建议张飞派一支军队截断山yīn县和余暨县之间的官道,将孙策困死在余暨县。
但张飞并不是十分赞同诸葛亮的意见,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张飞也是为全盘考虑了。诚然,按照诸葛亮所说,派出一支军队确实可以在孙策退兵之时截杀孙策,但有利弊,孙策也有可能在张飞的援军到达之前,一举攻破这支军队。
而且派出军队截杀孙策,会造成攻城的军队数量减小,失去绝对优势。派出的军队少了,和兵家大忌添油战术就没什么两样了。
再者,徐曁县和山yīn县之间有好几条道路可以通行,张飞也拿不准孙策会选择哪条道路撤军,甚至孙策有没有秘密撤军的道路张飞都不清楚,这就是客场作战的地理劣势。
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飞略一犹豫,孙策就已经准备完撤军事宜,当夜就弃守徐曁县,赶赴山yīn布防。
张飞道路不熟,也不敢连夜追击孙策,也害怕孙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