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杀入河套 (第3/3页)
砍下匈奴人的脑袋,不为别的,能抢来一匹战马骑骑就可以了。
所以当李重遇见第一个三百余人的匈奴部落的时候,还没等发话,这些鲜卑骑兵已经纷纷红着眼睛请战了。
更有甚者大声呼喊起来,就算这个部落的人头不算在其中也可。弄了李重一头雾水,差点以为这些鲜卑骑兵被**战士灵魂附体了。
但想了半天,李重也没发现那里不对,当即给这些人发下兵刃衣甲,叫他们上前厮杀。
这些鲜卑骑兵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李重目瞪口呆,也让淳于李欣喜若狂,心道:看来我们鲜卑勇士不光能马上作战,步战也是神勇无比嘛!
三百余人的匈奴部落,转眼间就被这些鲜卑人杀的一干二净。
李重暗自咂了砸嘴,他还打算留下一些妇女带回并州呢,没想到这些鲜卑人动作太快了。
不来不想回答的,但是书评里有好几个人提出异议了,我就简单的说一下。
先说太史慈书香门第,会不会和乱贼造反的问题,我只能说,张白骑、廖化、管亥、张角兄弟都认字,在那个年代都算是书香门第,他们都能造反,为什么太史慈不能造反。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多了,张献忠、李自成还是公门中人呢,一样造反,再说近代的,天朝的元帅将军哪个是文盲,哪一个不识字,看看他们的出身就知道,造反不造反和出身没有关系的。
而且太史慈投降孙策之后,到处攻城略地,做得事情也跟造反差不多了。
再说说李重和黄巾乱贼的问题,李重一开始和管亥等人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没有谁投靠谁的问题,同样,太史慈和李重也不是隶属关系,只有到了虎牢关之后,李重得到了朝廷官职,廖化和太史慈才称呼李重为主公的,所以说,太史慈一直在观察,看看李重是不是成大事的人。
看书看得不细,就不要乱说,好不好。
不过别人写书说太史慈不会造反我也同意,毕竟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