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董卓之死 (第3/3页)
女,满门抄斩,董卓暴尸三日。注意,对董卓的处理是暴尸三日,这主要是刘协还没考虑靠好怎么鞭尸,而不是暴尸三日就算受刑完毕了。
一代枭雄董卓死后还不得安宁,实在是……无法用言语表述。
看看历史对董卓的评价,《三国志》中描写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鴺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其实有些过了,首先要说一句,古代著书的都是儒生,士大夫,这些人董卓自然是十分痛恨。因为董卓执法极其严酷,算的上违法必究,但在事实上,贫民百姓敢犯法吗?能活着就不错了,敢无视律法的就是这些官员、士大夫,所以董卓惩罚的多是这些士大夫。
再看都董卓功绩的描写:吴书曰: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辟为掾。
英雄记曰: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可见董卓驻守西凉还是颇有功绩的,当然咱也不是为了给董卓平反,事实上董卓这人确实不是好人,可本人只是认为史书上的东西不可全信而已。
士大夫说董卓伏诛,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拍手称贺,这里仅对士大夫的言辞表示怀疑而已,就像后世某朝,主流媒体宣传油价上涨,人民群众表示全无压力。
《后汉书》中更是记载了东汉的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简单的怀疑一下,东汉的老百姓文化水平真高。
董卓一死,尸体被扔到街道上暴晒,到了夜晚,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借此照明。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接下来就是铲除董卓的党羽,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李儒,李儒此人心狠手辣,毒杀少帝就是他亲自动的手,在朝廷的必杀名单上,李儒毫无悬念的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