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资金有了着落 (第2/3页)
代的jīng英,已经了解了国家发展的最佳方式,对时*政进行一些不恰当的批评。在学校里,赵一江就经常听到一些过激的言论,但他从不参与进去。
这种天真到有些傻的理论,让重生后的赵一江非常不屑,但对此又非常敬佩。因为这些年青人并没有像以后的人那样,浑身沾满了铜臭气,唯利是图,只是个xìng有点张扬罢了,空谈容易误国,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事,这正是自己一心从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柳凝凝私定终身之后,赵一江觉得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与重生前相比,更不可同rì而语。以前,一江除了照顾nǎinǎi之外毫无牵挂,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人不饿,抱着游戏人生的姿态,只图一时之快。
现在不同了,虽然还是经常嬉皮笑脸,但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却多了,而且好像身为李家“孙子”,沾了家族的豪门气息之后,对国家大事也格外关注起来。
“我想礼拜天跟李强叔叔聚一聚,感谢一下。”
“嗯,可以。”
生活在他这样的家庭中,子孙们难免对服务人员、工作人员指手画脚下命令,这是李学钊不允许的,一经发现肯定挨批。对于孙子的这个想法和态度,李学钊很欣赏,做人一定要本分,虽然他交代给李秘书做的事情,基本属于职务范围的事儿,但孙子这种感恩图报的行为,应该鼓励和肯定。
晚上,赵一江并没跟李强一起吃饭,而是偷偷去找了社科院的周伟仁主任。此行目的,就是为了请教周主任,看他能不能帮忙解决建校资金的问题。
周伟仁对赵一江相当有好感,只知道他是惠阳县残联的干部,却不了解一江的真正底细,连在京大上学一事也不清楚,“小伙子,大老远来一趟京城不容易,来多吃点。”
“您别客气,周主任,这事真是太麻烦您了。”
对赵一江所托之事,周伟仁没有犹豫,而是一口答应下来。为了摸清残疾人现状,国务院委托社科院社科部研究室调研了好多地方,没有任何一次让他对阳州市惠阳县那次调研印象深刻。赵一江对残疾人现状的了解之深、工作扎实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深刻剖析,都让周伟仁感触很多。调研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