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百一十五节 印度洋争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百一十五节 印度洋争夺 (第2/3页)

出这里,然后占领马六甲。

    不能让美军控制了马六甲,这是rì本海陆军的共识。美军控制了这里,第一将切断rì军从南洋和澳洲往国内的运输线,第二美军更加接近rì本本土,并且可能配合印缅的中英军队,从陆上反攻,从而获得一个轰炸rì本的立脚点。

    rì本人现在已经深深体会到了美国的恐怖,塞北的轰炸已经让rì本人很苦恼了,如果换做实力更强大的美军,那么rì本恐怕真的会被炸成废墟。rì本大员们不愿意想象这样的场景,已经有人提出跟美国人何谈的意图了,可是美国人根本不理会。

    rì本人没有选择,东条英机决定,跟美军在印度洋决战。用rì军的勇武jīng神,一举摧毁美军的海上力量,然后配合陆军最快速的占领印度,在进入中东跟德军会师,把德意rì占领区连成一片,这样才能抗衡已经武装起来的美国。

    rì本人的决定,美国人怎么想的不知道,不过塞北高层却十分满意。

    赵书礼知道,决定xìng时刻恐怕要来到了,他对美军有信心。海军跟陆军不同,仗着不怕死的jīng神是没用的,首先海上一战打起来就跑不了,就算是美军怕死也没地跑去,只能被逼的发出狠劲,就像是背水一战或者破釜沉舟的情形一样。赵书礼可是知道,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解?放军也没办法,游过台湾海峡去解放台湾。因此在战斗意志上,双方的差距就缩小了。

    赵书礼立刻联系了联系了陈绍宽的海军署,派人跟陈绍宽商谈后,陈绍宽十分感兴趣,他很快请示了蒋价石,蒋价石也有意思,接着陈绍宽就赶去了印度,代表中国跟美军谈判,关于沿用租界法案租借给中国一只海军舰队的议题。

    同时赵书礼没把希望寄托在一棵歪脖树上,俗话说要在旁边那棵多试几次,赵书礼又请出了闲居塞北的沈鸿烈。沈鸿烈此人是东北海军创建者,要能力有能力,还颇通人情,政务能力也很强。东北沦陷后,东北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但是人员损失却不大,大多数的军舰都是自沉。因为这些军舰多为海防舰,甚至大多数只是江防级别的,对上rì本世界第三的海军,根本就没有胜算。

    尽管东北海军覆灭了,但是留下的这些人,却也并不是没有本事的,其中高层多为留学rì本,也有东北自己培养的海军人才,正规程度比之东北军要强很多呢。不得不说当年的东北真是富裕,他们为中古培养了一代航空人才,如高志航等,也锻炼出了大量的海军人才,代表就是沈鸿烈。

    沈鸿烈也去了印度,随行的还有近百人的原东北军海军士官。他们的任务自然也是接受美国人租借的舰艇,然后成立新的中国海军。可是陈绍宽的谈判进行的十分不顺利,可以想象,此时美国人对中国也是担忧的,尤其是塞北军在北方的扩张,让他们觉得,战后中国也将是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