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百一十三节 西南反击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百一十三节 西南反击战 (第3/3页)



    塞北军开始了惨无人道的轰炸,一栋栋建筑地毯式的平铺过去,青岛美丽的西式建筑被夷为废墟,在赵礼的思想中,在美丽的建筑群,都比不上士兵的生命,如果当初到了万不得已,他也会这样夷平紫禁城的。当然这让人很心痛,赵礼已经打算好了,让rì本人成倍的奉还回来就好了。

    青岛成了废墟后,仍然在抵抗,塞北军士兵攻占了郊外机场后,停止了向城内推进,将城市彻底的封锁起来。这里不像天津和běi jīng的样子了,城内的百姓自然是早都逃跑了,不用担心城内平民问题。青岛战役暂时算是结束了,十几万rì军潜伏于废墟之间,没有重武器,没有粮食补给,塞北军不介意他们在废墟间住上几年,前提是他们能抵抗过饥饿。

    结束了山东战役后,塞北军一面休整,一面调兵遣将,另一面不停的给zhōng yāng汇报自己的作战方式和目的。各种谣言也满天飞,有的说塞北军下一步将用一个月时间,解放南京,有的说,塞北军半个月打到武汉,有的说,塞北军还要往南继续进发,用半年时间光复全中国。这些谣言无一不给蒋价石一种压力,他终于给薛岳下达了命令,让他不顾伤亡,一定要早rì拿下南京。

    此时薛岳的压力也很大,首先是占领的九江地区,位置太过重要,又是临近长江,结果是rì军的舰队整rì尾随,动不动就对暴露的部队进行炮击。而武汉方向rì军,则开始疯狂的往东突击,因为占领了九江后,等于切断了湖北rì军的退路,他们不惜代价的想要打通这条线。而南京方向的rì军也在往西进攻,跟湖北rì军夹击薛岳。薛岳顿时觉得是不是自己的作战方法有问题,北面的长江,东西两面的rì军,他等于是一头扎进了rì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啊。

    薛岳在请示了蒋价石后,终于调整了作战方法。将军队后撤到永修。然后往东进发,从景德镇往东东北进入安徽和浙江交界,打算通过难走的山地陆路,发挥中**队两条腿的优势。把rì军甩掉。但是难以避免的是,行军速度大打折扣,推进的速度让谁也不满意。

    南方的桂系则在看着zhōng yāng军的下一步动作,一方面他们积极重建广西,恢复广西生产。一面停兵不前,不停的加固两广交界的要隘。对外的解释是,现在不适合进攻,因为rì本人有从越南进攻广西的迹象。

    在国际上。虽然英美完全占据了欧洲的海路,但是仍然无法彻底封锁住德rì间的贸易。rì本人利用大型的潜艇,不停的向德国运输战略物资,当然这种方式自然不可能运输太过普通的物资了。只能运输像橡胶了。奎宁了,锡铅了等重要军事物资,或者是黄金这样的贵重物品,而rì本人则从德国得到了,潜艇技术。喷气发动机技术,jīng密雷达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资料。

    十月间,又是一艘rì本潜艇驶进了德国港口。这种潜艇是rì本建造的最大型的潜艇,一次可以载重两百吨。从rì本出发,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过盟军的层层封锁,最后进入德国。在没有卫星导航的情况下,这种航行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是开战以来,德rì间就是靠着这种方式以百吨为单位细水长流般的进行着偷偷的贸易。

    今天这艘潜艇装载的有两吨黄金,还有几吨制造药品的原料奎宁,几十吨的锡块铅块,但是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潜艇上搭载的乘客。他们都是rì本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准确的说是,石油领域的技术人员。

    他们一登上德国领土,立刻就被保护了起来,然后坐上飞机一点都不耽误的飞往了苏联,在斯大林格勒转场后,又飞往了巴库。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德国人恢复巴库油田的生产,德国虽然是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却对石油这种物资很缺乏,德国也没有大型的油田,因此对油田生产的技术最为欠缺。而他的盟友rì本,却对此并不陌生,中国的大庆还有克拉玛依的开发,都有rì本人的影子,也有他们的技术人员参与进来。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重新占领大庆后,rì本人为恢复大庆生产做了很多努力,他们有丰富的重新恢复大型油田的经验。这才是德国人花大价钱请这些rì本人来的原因,否则他们大可以从罗马尼亚的油田调来技术人员。

    rì本人勘察了油田后,对恢复油田的信心十足,苏联人撤退的时候对这里的破坏并不彻底,看得出来很仓促。而且当时德国包围这里的时候,就经过过苏联守军,要他们不要破坏油田。尽管最后苏军仍然执行了上面的命令,可是不得不担心德国人的报复,在矛盾的心态下,自然就不可能想的那么周全,执行的那么彻底了。最重要的是,巴库的油田比大庆的油田要浅很多,这样的话,即便是重新打井,也要容易很多。

    rì本人的判断,让德国人送了一大口气,他们实在是太缺乏石油了,他们的军工生产质量和数量都多过苏联,可是在战争中,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以劣势装备对抗苏军,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石油严重缺乏,导致大量的坦克无法投入使用。只要能恢复巴库,那么德国的油料供应,毫无疑问将大上一个台阶。

    到时候别说苏联残余兵力了,就是美英两国德军也不放在眼里。他们已经计划好了,在油田恢复生产后,在苏联在进行一到两个战役,彻底解决苏军残余,然后兵进非洲,歼灭美英有生力量,然后才是登陆英国,至于对待美国的态度,希特勒仍然想着靠谈判,逼迫美国承认国际新秩序。等德国积攒够了足够的海军实力之后,才是对美国出手的时刻。

    在德国技术人才的配合下,rì本专家开足了马力,工作起来。他们此次技术支援得到的好处是,德国转让自己先进的煤化工技术,让rì本人也可以利用煤来炼制油料。对此德国很不理解,为什么rì本在占领了英印殖民地等大量产油地之后,还想要他们的煤化油技术呢。(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