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四节 北进计划 (第2/3页)
铁,并且装填了新火药。只是在枪管上没有做出改进,不像其他国家在二战中纷纷采用了短步枪的设计,因为火药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让短枪管也能达到长枪管的发shè速度了。而长枪管唯一的好处,短兵相接时的优势,西方人也不需要,他们白刃战的机会很少。而中国战场则不同,rì本人喜欢拼刺刀是出了名的。因此枪管未缩短是塞北步枪因为敌人的原因而做出的设计。
火炮生产在塞北也完全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了,塞北军列装的火炮种类就达到了百种之多,而且还有大量在试验中。口径5以上的重型火炮年量产能达到一千门,而rì本还不到一百门。75到5的中型火炮,年产量达到三千门,紧急动员下可达五千门,而rì本则是一千门出头,其他小型火炮数量更是惊人。实战中也已经证明了,塞北军的炮兵完全可以压制rì军。
坦克已经量产的型号有,塞2式改进型、塞式等全重可达45吨的重型坦克,还有塞2式、t4等25吨以上的中型坦克。以及大量的轻型装甲车辆和自走火炮。其中t4虽然来自苏联的技术,但是塞北做了大量的改进,由于塞式坦克的悬挂装置跟t4均来自美国的克里斯蒂公司,而塞北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改进。较之t4还略微先进,于是塞北自然将此技术列入了自己生产的t4中,同时还对传动装置做了改进,保留了苏联人研发的较为成功的柴油发动机,倾斜式装甲等。xìng能上跟苏联最新的改进型相差无几。
同时产量上也非常有保证,重型坦克年产量可达三百到五百辆,而中型坦克则可以达到五千辆,轻型装甲车更是可以奢侈到当战场救护车使用。这些产量虽然还不足以跟美德甚至苏联比较。但是已经可以完爆rì本了。
这样的实力其实已经可以对rì军发动反攻了,但是赵礼还要等等。继续玩命的增强实力,因为他的目光不仅仅盯在rì本而已。面对战后的局势,他不但要看到rì本,还要有能力应付来自其他强国的挑战,甚至同时要应付中国可能爆发的内战。
而到明年,塞北军将完成准备工作,届时将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七百多万塞北军可战兵力,同时有几百万预备役,这样就能在应对rì本的同时,还可能抵挡德国可能的进攻。当然到现在为止,赵礼仍然不相信苏联会失败,在他看来,德国彻底占领苏联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许只要在一个冬季,苏联就有复活了也说不定。
因此他一直对如何对待苏联问题很矛盾,现在rì军已经占领了苏联远东地区,并且派遣了二十多万兵力,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推进,很可能从北方包抄塞北,对此情况的应对,塞北军方提出塞北军北进出兵苏联,以切断rì军进兵路线。可是赵礼犹豫不决,而且苏联也不同意。
“司令,一旦rì军占领赤塔地区,那么就有足够的空间迂回外蒙了,司令不能在迟疑了,苏联人现在自身难保,等这场大战打完后,苏联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存在都说不好呢。”
李忘川的判断很坚定,他神sè着急的已经劝说赵礼几次了。
赵礼点点头,他也很担心这样的事情成真,缓缓道:“你的意思是赤塔地区是我们最后的忍让底线了?”
李忘川道:“是的,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让rì本人开进到这里啊。”
赵礼道:“苏联人真的没有一点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土了吗。”
“嗯,赤塔倒是还有点兵力,赤塔以东地区几乎是无防守的状况,看来苏联人也是想把西伯利亚地区的所有军队集合起来跟rì军来一场决战。”
赵礼又道:“那么我们能不能给苏联一些支持,毕竟现在我们分兵也不是上策啊。”
李忘川道:“恐怕没什么希望了,这些苏军还都是临时拼凑的,即便我们援助再多,如果不出兵,这里的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赵礼点点头道:“那么就决定了,把我们的底线照会苏方,告诉他们如果rì军一旦攻占赤塔,塞北军将无条件出兵,届时将不会考虑苏联的态度问题,希望苏联能够理解。”
接着赵礼接连接见了不少人,为了将要到来的布局问题,开始谋划。
其中有一个人他已经很多年没见了,但是却一直暗中支持了此人二十几年,这人出生在奥地利,但是继父却是一个俄国人。长期在沙俄的西伯利亚军队中服役。苏联成立后,他成了反抗军,并逃到了中国,中国人给他们这种人有个特殊的称谓白俄。当年外蒙就是因为这个人才在徐树铮收复后再次丢失的。而此人就此效忠于东北军阀张作霖,后来张作霖战败他被塞北军俘虏。
由于长年在西伯利亚服役,后来因功受封男爵,也一直对沙俄忠心不二,当年他逃亡中国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占据中国作为沙俄反攻的基地,因此此人在西伯利亚白俄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样一个人杀掉就太可惜了,于是赵礼选择了支持他,给他经费让他从事秘密活动。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