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八十八节 缅甸大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百八十八节 缅甸大战 (第3/3页)



    而英国人也看出了这一点,他们就是给孙立人打了电话。

    孙立人考虑后,认为应该也有能力救援英军,于是派了一个团前往救援。这个团人数不到一千人,但是英国人不知道,他们反复催促孙立人尽快行动。孙立人表示六个小时内一定解救他们,他亲自指挥战斗,摸清了地形后,凌晨发起了总攻。经过激战打穿了rì军的防御,将英军解救出来,但是天亮了rì军反攻了,孙立人又给英军断后。最终成功营救七千英军,事后英军得知解救他们的中**队只有一千人的时候,十分的吃惊,这次战役也被称作仁安羌大捷,是远征军入缅作战中的第一次大捷。

    大捷在国内国际被传为神话,就连英国人也在拼命宣传,没办法啊,他们七千人还要别人一千人救援,不把这一千人说的传奇点,就显得他们太无能了。就好像他们后来拼命的捧隆美尔一样,是为了掩盖他们的无能。

    同古也好,仁安羌也罢,中国人没有打输掉气势。

    但是改变不了缅甸的命运,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一块被放弃的土地。

    仁安羌大捷后不久,中美英三方指挥官,更准确的说是史迪威这个光杆司令和其他两只部队发生了冲突。仁安羌的战果是不错的,英军顺利撤退了,中**队扬名了,但是请注意,他们不是把rì本人打跑了,是自己撤退了。也就是说,仁安羌还是被rì军占领了,这意味着rì军又向西前进了一步。

    而此时东线的中**队该如何?

    英军要撤往印度,史迪威命令中**队往西撤往乔克巴当掩护英军撤退,但是杜聿明却希望北防御滇缅公路要地棠吉,为中**队保留后路。史迪威和杜聿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是任务还是下达了。

    但是任务归任务,当史迪威走出帐篷的时候才发现,中**队的大炮已经装了卡车,准备往北转移了。他很生气的问军官为什么要走,军官告诉他,这些炮就是中**队的架子,有这些炮在部队就在,炮没了部队也就没了。中国人缺人不缺武器,史迪威顿时头大如斗,此时物资根本运不进来,中国人根本不依赖他,也就不愿意理他了。

    史迪威郁闷了,当夜给罗斯福去电,表示了对缅甸的悲观态度。他告诉罗斯福,英国人早就已经把缅甸勾销了,指望中国人为了英国人的利益在这里跟rì本人拼死作战也是不现实的。史迪威认为总统给他的任务,拉住中国人跟rì本作战的任务他失败了。

    比中**队更狠,给史迪威打击更大的是英军,正面防御的英军在没有通知中**队的情况下,自行撤出了曼德勒,拒绝继续进行曼德勒会战了,而且要炸毁曼德勒大桥,防止rì军追击。英军的行动,让中**队对防守曼德勒也彻底失去了信心,尤其是英军一而再的自行行动,伤透了中**队脆弱的心,他们终于明白英国人从来没把他们当做军过。蒋价石也急了,英国人太不地道了,他们撤退到印度,这样一来岂不是把东线的中**队放到了rì军的包围中吗。蒋价石立即调整作战方案,命令远征军的防御作战重点放到北方的蜡戌,目的只是保证rì军不能从缅甸攻击中国西南腹地而已。

    跟中英联军的指挥混乱对比强烈的是,rì军的执行力十分给力,他们作战统一众志成城斗志昂扬士气旺盛,就在中**队打算撤往蜡戌防守之时,一个重要的消息传来,蜡戌以北出现了rì军的56师团主力,并且抢在了中**队之前抢占了蜡戌。rì军竟然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一次大胆的战略行动,千里迂回缅北,中**队的退路被切断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英国人惊呆了,英军指挥官亚历山大司令当即下令,抛弃一切物资,不顾一切的往印度撤退,而中**队则接到命令,往北撤往密支那,至此中英联军在缅甸分道扬镳了,联合作战结束,大溃败开始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