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七节 沈阳会战(9) (第3/3页)
吃掉这些军队。追击仅仅进行了十余天,陈驰就已经看到了大海,可是也看到了rì军的战列舰和大小兵舰、运兵船、登陆艇以及征调的民船。陈驰悔恨不已,他想冲过去,可是理智劝阻了他,沙滩不适合机械化部队出击。幸好他最后理智了一点,因为很快对方的航母上就起飞了大量的战斗机轰炸机,战列舰也开始开火,那巨大口径的,远超陆军火炮的大炮呼啸声音,一下子就惊住了陈驰军,原来rì军有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啊。
而此时塞北军的空军也到了,跟rì军飞机一场搏杀后,没战斗任何便宜战至天黑双方罢兵。空军飞回的时候,他们已经看不到陈驰军的身影了。在眼看追击不到rì军的情况下,陈驰当即命令部队回撤,他可不想再错过了剩余的那些炮灰rì军了。
战局传到塞北军总司令部后,赵书礼暗叹了一声可惜,他明白东北战役暂时就要告一段落了。此时围点打援的计划明显已经破产,留着沈阳也就没有意义了,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大军就进入了沈阳,然后是照旧的巷战,塞北军最头痛的巷战。
塞北军进入沈阳,意味着中**队收复了被rì军占领的东北最后一座大城市,尽管赵书礼有些遗憾,最终放走了十余万rì军主力部队,可是外界可不这么看。全国各地大肆宣传,将沈阳会战成为中国人取得的第一个大会战的胜利,甚至有媒体号称此是中rì战争的转折点,接下来rì军势必要退兵,因为塞北军下一步恐怕会进攻朝鲜了。
赵书礼却没有这么乐观,他觉得抗rì完全就是一个死局,就算是攻占了朝鲜又能怎么样?打不到rì本去,终究是白打,他现在在苦苦思索着,这已经改变了的历史该如何走向。如果塞北军一直就这么跟rì军火并,那么rì本人肯定不会也没有能力去进攻美国,那么二战rì军显然就不会被看做德国一伙。要知道赵书礼上辈子经历的那个历史上,尽管rì军进攻了珍珠港,可是美国国会也不同意美国向德国宣战,也就是说那时候根本没有把德意rì看做一个钢铁同盟,毕竟rì军还跟苏联有盟约,德国也跟苏联有盟约呢。如果二战把中rì战场看成一个局部战场,而隔离于世界两大联盟之外的话,恐怕即便是抗战胜利,那么也没办法把rì军定义为战败国,因为你中**队始终过不了海。之所以能胜利,最多的可能是,拼着巨大的牺牲,让rì军觉得无法战争,最后双方谈判结束。这种结果实在是赵书礼不想看到的,因此他并没有打朝鲜的准备。
打下沈阳后,第一是让塞北军就地休整,缺员的补充兵员,补充武器弹药等等。还有就是开始大规模的拆迁沈阳的工业设备,并且动员沈阳的工业人员转移。在赵书礼看来,这里还是战场,rì军肯定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起码在他解开那个死结前,rì军跟中**队在东北还将有一场恶战要打。
沈阳的工业设备的转移,加上去年就已经开始的对长chūn等地的搬迁,让东北的工业力量一下子下降了八成以上。剩余的工业力量,绝大部分也只是在黑龙江存在着,因为这里在九一八后,毕竟平静了七八年,黑龙江民众很多都不相信rì军会攻击到这里。甚至赵书礼也不认为rì军有能力对这里构成威胁,除了担心石油工业受到rì军空军打击,给权公望下命令,组织石油冶炼、石油设备制造等企业全部搬迁到xīn jiāng去继续生产外,还对油田做了处理,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将油田破坏,以免rì军占领这里的最坏情况发生。
还对各种矿业做了相应的预案,一旦战况不利,要求矿主做好毁矿的准备。也就是赵书礼打算在东北实行焦土政策,让rì军及时占领了这里,也不能从这里得到一分用来攻击中国的力量。
大家可能觉得对东北太残忍了,可是如果东北不苦点,像历史上那样,被rì军占领,成为rì军大部分钢铁矿物的来源的话,那么其他地区就太惨了。而且这里关于着今后的历史走向,剧情需要,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