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六十六节 塞北的潜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百六十六节 塞北的潜力 (第3/3页)

现在在建筑、水泥生产业是龙头,在毛纺织领域也是无人可敌,běi jīng商帮在服装业制鞋业制皮业首屈一指,在餐饮业是无人可敌;江浙商帮进入塞北稍晚,但是却有关系有基础,徐六就是江南人,而他是金融巨头,带动了大量的江浙商人来塞北发展,在加上战争后大量来的江浙商人现在江浙商帮实力极具增强,他们是第一大纺织品提供者,第一大纸制品提供者,第一大小商品制造者;还有南洋商人,他们主要参与到了金融业、报业、轮胎产业等领域

    除这些商帮外,还有三种经济力量可以跟这些商帮鼎足,第一是各种出现的年轻企业家, 他们不属于各种商帮,身份上各地人都有,在技术领域,电子工业、航空工业、机械设计、金融等领域很有成就,在轻工业纺织工业等小企业上是涌现了大量传奇人物;另一个就是财阀集团了,比如赵书礼的赵氏财阀参与到银行、军工生产、航空工业、电器电话、大型化工、钢铁冶炼等等,徐六的金融帝国,兄弟烟草的烟草王国,范旭东的化工巨头等等等等;最后一个巨大的经济角sè是官办企业,官办企业主要集中在平时不赚钱的领域内,比如和平时期没什么市场的兵工生产、飞机制造、大型机器jīng密仪器的研发仿制等等

    大量的商帮、游击队企业家、财阀和官办企业,不知不觉间已经改变了塞北的经济结构,两个四年建设大纲的完成奠定了轻重工业基础,两年时间的缓冲和适应让这些工业单位成功的融入了经济活动中,塞北消化了这些工业单位后,毫不客气的说,塞北其实已经工业化了,尽管在轻工业领域还不是rì本的对手,可是在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领域,统计数据上塞北完全不输给rì本当然不是说塞北跟rì本没有差距,差距其实相当大,比如教育积累,技术积累上还差的很多,但是也有优势,那就是资源潜力,综合起来对比,塞北的势力大致相当于rì本的六成这有点像德国和苏联,规模上苏联完胜德国,但是质量上毫无疑问德国完虐苏联,德国人才储备智力资源远胜苏联,而苏联潜力上则大于德国

    同时塞北存在的问题也比rì本多,rì本的经济经过七八十年的现代化努力,基本上以财阀为主力,而塞北的各种经济组织分庭抗礼,商帮、财阀、官办企业、散户企业百花争艳,看起来很有活力,其实问题是很多的

    做一个对比,显然这些经济角sè中,最具有战斗力的是财阀,他们从金融到产品一条龙,抗风险能力强大,对市场有很强的cāo控能力,最灵活的是企业家群体,他们普遍经营小工业,哪里利润高往哪里流动,随时打算撤出,利润率有保证且风险可控,然后是商帮,他们以商会以乡情为纽带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生命力够强但是不够活力,利润率和发展空间都不是很大,但是最差劲的气势还是官办企业集团了

    大量的官办企业,涵盖了现代工业的方方面面,但是效率极为差劲管理者根本不考虑工厂的市场因素,有热情的按照自己的抱负来cāo作企业,投资了大量研发实验室等,制造了大量没有市场的产品;有私心的则想方设法损公肥私,已经成了一种逆流,无法禁止;还有各种齐齐特特的工厂管理,有的工厂用大量利润给员工发红利,盖住房,却不肯归还因购买最设备的贷款,让相关的银行头痛不已;有的工厂大量赔钱但是却不停的要投资,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赵书礼已经准备对官办企业开刀了

    他知道现在的官办企业问题还仅仅是一个开头,拖的越久问题越大,到了最后就成了顽疾无法医治了而现在也是一个契机,这些企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国家的工业实力,准确的说是军事工业实力,是为了战争服务的现在战争已经爆发了,这些年这些企业是整府巨大的负担,但是现在随着战争带来的市场,他可以自负盈亏甚至可以说大发一笔的时候到了这时候是整府扔掉这个包袱的时候了,赵书礼决定出售这些企业(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