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五十六节 参军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百五十六节 参军潮 (第3/3页)

地之王的道路上是用这些人的血肉铸就的。当然也不能说给赵书礼一个人打天下,是为了半个北中国百姓的福祉而战斗的,但是他们的功劳没人忘记,整府对这些伤残军人家庭是有很多优惠的,必然免兵役。按照制度男主人可以给儿子申请一个免兵役的名额,而且不止一种方式,拿出他的退伍军人证件可以申请一个,拿出他的伤残证件也可以申请一个,他立下的功勋证也能申请一个,但是他一个都没用。

    就像他的话里说的那样,凭什么去阻止一个男人奔向战场的心呢,他战斗过,他儿子也有权利战斗。但是男主人话虽然说的豪气,但是背对着女主人的眼睛中其实热泪也在打转。

    鄂尔朵思的参军热情也很高涨,这里是工业中心,有大量过着集体生活的工人,他们一转身就是很好的士兵。除了从事重工业生产,军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外,民用工业的产业工人都是要服兵役的。除了鄂尔朵思外,还有包头、归绥等工业城市也是重要的兵员地。

    当然除了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这两大兵源外,塞北地区最近还出现了新的兵力来源。因为战争的爆发,大量的难民涌入,尤其是东北地区,九一八的时候,他们就迁移了一次,九一八结束后有的回去了,有的留下的,有的则是一部分家庭成员留下继续经营塞北整府给与的土地等资源,另一部分家庭成员回去东北经营在东北的产业。这次他们算是驾轻就熟了,再次往塞北地区跑。除了东北还有河北地区,山东等地害怕战争波及的逃难人群。

    这些家乡被威胁的人中,当然有的是趋利避害的圆滑之人,但也有刚烈的,他们可不愿看着家乡被占,踊跃参军。另外由于难民的生活无法保证,被迫参军,用工资养活家庭的也不在少数。反正是农业工业和难民三大群体短时间内爆发了一股参军热情,形成了参军cháo。

    塞北地区长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可以担任技术兵种,比如在家会使用拖拉机的,很快就被分配去学开坦克,干过工程的技术工人则可以cāo作炮瞄仪器做炮兵很合适,而难民们的教育程度较低,大多只能做三等军队的步兵了。但现在也没有塞北挑挑拣拣的分子,是个人就可以进入军队了,只要能拿得起枪就是战力。很快就招到了三百万士兵,全都送到了各个新兵营去接受初级训练,等待着补充前线部队。

    从河套各个农牧区到城市,然后赵书礼北上飞往了外蒙,短暂的演讲鼓动后,去了xīn jiāng在这里进行了宣传连带考察,然后做火车通过兰新线到了兰州,在兰州接见了青海的代表,共同探讨了抗rì的大事后,商定马家军进入塞北作战。

    然后又到了西安,开始跟杨虎城商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