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五十六节 参军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五十六节 参军潮 (第2/3页)

地资源最好,苏芳主持修建的完备的水利设施覆盖了整个河套地区,经过这几年的改良,这里的土地已经全都成了良田和肥沃的草原。移民政策也让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一家一户的小农场遍地开花,大多数是十到二十亩的小农场,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军人家庭可以达到五十亩,或者有些思想灵活的农民会租借牧民的草场来开垦,他们的农场有的有上千亩。

    赵书礼很快就到了河套地区视察,说是视察其实是鼓舞,因为情况他可以通过报表来了解。他现在把塞北的行政方式搞的一直很像企业,他是老总,徐新六算是他手下的职业经理人,各个部长是部门经理,而各省的省长则是一个个分公司的经理。这些部门定期通过报表像他反应情况,列出工作计划,上报完成情况。说起来这应该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但是亚追溯,其实可以追溯的明朝张局长的考成法,只不过明朝没有实行下去,不然估计也不会亡了。

    赵书礼四处奔走,不停的做演讲,一个个村镇走过去。民心士气确实有实质xìng提高,百姓对参军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经过统计大约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的主动参军率。来开农牧区后赵书礼到了鄂尔朵思,这里是河套地区的中心之一,尤其是军工业的中心。

    赵书礼只看到了他经过之地,大量青年踊跃参军,却没想过对他们的家庭而言,未必都是欢乐。

    鄂尔朵思附近一个村子,这里是较早开发的的一个村子,村中的军属比例很高。这是因为当年第一批移民,完全都是军事移民,必须出男丁进入当时的绥西军才有可能分到土地。

    村中最大的地主家里,女主人正哭哭啼啼,不停的埋怨丈夫。

    “凭什么啊,你当年当兵也算是给整府打了天下了,现在还要儿子去。你明显有办法免兵役的,我们家完全符合条件,可你这木头就是什么都不做。你就眼睁睁看着儿子去打仗好了,看将来谁给你养老。”

    男主人却没有理会女人的哭啼抱怨,而是背对着他,哈哈笑着。

    “儿子长大了,有什么理由去阻止一个男人奔向战场呢。”

    这男主人也是一个老兵,当年以他的参军为代价为家里换取了几十亩条件较好的土地,然后再军中又立了点小功劳,后来负伤退役后,整府有补偿了一些土地,现在他家有一百多亩良田,生活条件算是比较好的。男人伤的是一条腿,不能干重活,所以买了辆拖拉机。但是平时都是儿子开的,他可不会开,他只能驾驭牲口。看来儿子走后,他得好好学学了,甚至暂时要顾别人来帮忙耕种了。

    老实说正是这男主人这样的老一代军人,给赵书礼打下了塞北的天下,他成就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