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五十三节 南京保卫战(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五十三节 南京保卫战(4) (第2/3页)

,那么不死当然是好的。这些人的请求唐生智答应了,于是撤退变成了,大部渡江少部突围了。

    可是战前唐生智为了表示自己死守南京的决心,把江上的一切交通工具都销毁了,大有破釜沉舟的气势,也正是因为如此,南京保卫战一开始才打的那么壮烈。但是现在则成了他们突围渡江的障碍了,缺少渡江工具,一个挹江门根本就没法运送五万以上的部队,而现在要从这里渡江的部队多达二十万。

    更可气的,给前线部队下达了突围和渡江的命令后,原本在挹江门还安排了一只部队,那是一只负责阻挡有军队从这里擅自逃跑的部队,这部军队死死堵住城门,结果险些造成了内讧。(电影南京南京一开始的镜头,刘烨在部队中手挽手堵住其他军队的去路,就是这段历史。)勉强出城的士兵,还面临着缺少交通工具的困境,有的活络的,就动手拆卸百姓门板,用自己的绑腿布条扎成木舢,一个班一个班的爬上去,往下游飘去。

    挹江门拥堵不堪,军队无法渡江不说,那些突围的也遇到了困境。本来安排突围的兵力是大部分兵力,现在变成了少部分,兵力根本不够,突围十分困难。结果是渡江的没交通工具,而突围的力量薄弱也突不出去。唐生智这最后的安排,坏的不能在坏了。

    在江上看到一片片木栅竹排在江中飘荡的时候,唐生智就已经明白自己的命令有多么荒唐了。可是已经回天无力了,他知道这些乘坐着自己制作的木排的军队,要往下游飘荡数天才能脱险,而这期间他们随时有可能遇到rì军的舰队。

    这一切怪谁呢?

    能怪唐生智吗,最后的命令是蒋价石下达的,唐生智只是选择了奉命而已。那么怪蒋价石吗,他是为了拯救这些于战事无损益的战士的生命,此次撤退损失的是他个人的声望和名誉。那么该怪谁呢,按照赵书礼的理论,蒋价石该负责,一个国家的首都沦陷了,领导不负责谁负责。但是唐生智没有责任吗,有,他指挥不当。但不是他不会打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