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四十七节 日军的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四十七节 日军的计划 (第2/3页)

路沿线也有500多人的军队,而且这些军队挑衅不断,他尽管弹压着,可是部队的怨气却是压不住的,反而呈越来越大之势。他担心长久下去,会发生不能预料的变故。因此宋哲元面对的内部压力也很大,加rì本这个外敌给的压力,他真的有受不了的倾向。

    但是能不打他还真的是不想打,尤其是现在rì本人尽管已经在南部两个方面跟中国的两大势力,zhōng yāng军和塞北军同时交火了,但是还在跟他接触,希望说服他跟rì本人合作。和平宋哲元是欢迎的,但是rì本人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要他宣布脱离zhōng yāng,组建dú lì的整府,这不是分裂国家吗,这不就是汉jiān吗,这个骂名他背不起啊。

    而这时候塞北军也派人来反复游说他,到最后他已经看到赵礼很不耐烦了,在张家口集结重兵,然后给他传话说,他宋哲元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立马向平津的rì军发动攻击,与全国同胞一道抗rì,要么是立马做汉jiān,然后跟塞北军决一死战。这显然是最后通牒的口气,宋哲元想了想还是抗rì的好,但可不能这么随便就出兵啊,打的是rì本人,确实是为国家打的,看损失的却是自己的实力。于是他派人亲往塞北跟赵礼沟通,表示抗rì不是不能考虑的,但是29军有自己的困难,军火粮饷都十分缺乏,要是能得到支持,卫国抗rì不在话下有死而已。

    赵礼对宋哲元是放心的。前世的历史,宋哲元都没有接受rì军的诱惑,更何况这个时代中rì间对比中国可比那个历史更有优势,宋哲元没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投向了rì军。他的目的就是逼宋哲元尽早做打算。在他看来西北军可是一股不弱的战力。这只军队从来都是以艰苦为标志的,武器装备极差,因此也养成了十分重视士兵作战素质的训练,以士气和顽强闻名于世。开玩笑!拿大刀冲锋机枪阵地的能没有气势才怪。

    而且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西北军是最早开始抗rì的,不管是冯玉祥沽名想要为自己博得名声也好,想借机重新崛起也罢,总归他们是敢打rì本人的。纵观另一个历史。整个抗rì中,西北军中的烈士是最多的,当然他们也保持了另一个最多的记录,那就是汉jiān最多。甚至一方面是坚决抗战的英雄。转身就投降做了汉jiān。像台儿庄大捷时候,苦战,以及其弱势严重缺乏弹药不惜冷兵器作战的孙连仲部队,最后却投降了汪jīng卫。原因很简单,西北军太困苦了。所以能耐苦战,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从来没富过的他们一点都不觉得不习惯。但是正是因为太穷了,也更容易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再加作为杂牌军又没有地盘,受到方方面面的歧视也是让他们做出错事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收到了宋哲元向他要物资援助的条件后。赵礼是一点犹豫也没有就答应下来了,甚至他很乐意这么做。甚至都有只要西北军抗rì主动给他们物资补给的打算,因为东西给了西北军让他们更强点多杀几个鬼子,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事情呢。

    而且赵礼也不会歧视西北军,塞北军跟西北军的渊源也不浅,军中多有西北军旧将领,同时塞北的移民中西北人也占了相当的数量。于是赵礼不但答应给宋哲元援助,而且给他们的军事补给按照塞北军二线部队,也就是傅作义等人带领的六到八军的军火物资标准来补给,而塞北的二线部队的火力配备比起其他军阀的jīng锐部队也不差,甚至跟zhōng yāng军中的一般军队比起来也要强很多。

    得到赵礼这样的答复后,宋哲元也有了底气,果断的打发了rì军的说客,然后立即调兵遣将第一时间先攻打丰台大营,消灭了rì军后,当即就把俘虏的汉jiān白坚武就地正法了。相对于痛恨rì本人,他更恨白坚武这个这段时间蹿下跳给他添了太多麻烦的汉jiān了。

    接着宋哲元清扫了铁路沿线和běi jīng附近的所有rì军,集结兵力逼近天津。

    ――――――――――――――――――――――――

    尽管已经动员了1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