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节 1936年 (第3/3页)
虎城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革新。一开始是从塞北进口了一些设备,偷偷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兵工厂,结果消息泄露了,让杨虎城好一阵紧张。结果是塞北方不但没有因此而对他采取措施,甚至提防的姿态都没有流露出来,赵书礼反而是主动给他派遣了一些技术人员,帮助他的兵工厂走上了正规。从中杨虎城彻底服气了,他自己的感觉是,赵书礼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根本不在乎他陕西军队如何加强自己。他感到的是赵书礼强悍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传说中的霸气,但是实际情况是,赵书礼恨不得发展其他地方的军工呢,反正抗rì的时候,这些都是为抗rì服务的。
利用自己的兵工厂,杨虎城终于完成自己手下的这只西北军的武器制式化,这是冯玉祥当年不能想象的。这就是他为什么没有要蒋价石的军火援助的原因,现在的西北军已经不是过去贫穷的大刀西北军了。一水的毛瑟步枪,还装备着少量重武器,甚至飞机坦克塞北军也愿意卖给他们。现在的西北军跟历史上相比,火力强悍了许多倍,但是jīng神状态上依然散发着在西北风沙中成长起来的西北汉子的秉xìng,坚毅沉静悍不畏死,自古秦兵耐苦战,古人早有断言,这是一只强军。
但跟历史上唯一的区别是,这时候的陕西西北军人数上大大减少。在看到塞北军的姿态后,杨虎城这个直爽汉子认为,塞北不会对陕西动武,他便采纳了手下的jīng兵简政做法。裁撤军队到了八万人,但是却更加jīng锐,因为留在军中的没有老弱,全都是百战jīng兵。可以说这样一改革,西北军的战斗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是有所增强。
这只比真实历史上更强悍的西北军,在收到了蒋价石的支票后,出动了。
恰好这时候陈驰在陕北兜了一圈,打散了那只神奇的游击队。
杨虎城军势如破竹一路猛攻,歼敌无数。
最后赵书礼回来的时候,这只军队几乎灭亡。他出面做了和事老,让这只军队的主要人员留洋苏联,普通士兵回家乡或者被杨虎城收编了。历史就这么改变了,赵书礼不知道是好是坏,内心的忐忑和改变历史的兴奋充斥其间。
什么也阻拦不了时间的流逝,1936年匆匆而过,很快就要到1937年了,这一年会和真实历史意义,中rì大战爆发吗,赵书礼紧张的注释着。
二百三十二节1936年
二百三十二节1936年,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