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六节 苏联代表团 (第2/3页)
是似驴非马,几年前这种机构还遍布全中国,一个地区分会往往管辖数个省,他们在冯玉祥等大佬手里是一种统制割据的工具。可是随着中原大战的落幕,大多数分会都已经取消了。现在中国仅存的就是塞北地区了,这种分会名义上是听命于zhōng yāng的,是zhōng yāng在地方行使权力的象征。
可是随着各地方旗鼓鲜明的反对zhōng yāng开始,它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塞北地区却保留了下来,因为塞北相较于其他地区太特殊了。这里行使着自己的法律,自己的政治架构,一切都有别于其他地区。是出于跟zhōng yāng保持联系的考虑,赵书礼没有取缔这个机构。但是这个机构在这次赵书礼遇刺事件中,也扮演了十分不光彩的角sè。
因为它的名义,zhōng yāng的代表,国府的代表。
当塞北权力混乱的时候,当时塞北分会非常积极,联络各个势力,希望让zhōng yāng势力渗透到这里。好在宋远等人虽然争权夺利,但是在塞北利益方面还是扣的比较紧,没有给他们以可乘之机。现在赵书礼回来了,是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对塞北分会的处理,zhōng yāng是积极配合的,他们表示完全尊重塞北地区的意见。可以看得出,蒋价石对赵书礼重掌塞北是默许的态度,并且有拉拢的嫌疑。
齐芳正是因为这件事来跟赵书礼联系的,同时听到了赵书礼要参加晚上这场舞会,她死缠烂打的要跟着一起来,说自己没有舞伴。女追男隔层纱,赵书礼不好拒绝。
而那个洋妞则是一个苏联翻译,她是苏联代表团的成员。
赵书礼一回来,苏联很快派来了一个代表团来到塞北,表面上是谈经济交流的,可实际上也在向世界表明苏联对塞北地区特殊的关切。
这个翻译名叫娜塔莉,她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张小花,真是俗气无比。
跟齐芳相同,她也是主动找赵书礼的,不过她没有死缠烂打,而是正大光明的邀请赵书礼做舞伴,债多了不愁,反正已经有一个了,不在乎多一个。但是赵书礼的来者不拒,却让两个舞伴开始明里暗里较劲起来,一路上互相显露对赵书礼的亲昵。
娜塔莉跟赵书礼来舞会了,剩下的苏联代表团成员则在塞北各地参观工业成就。
他们只对这些感兴趣,当然也对另一件事感兴趣。他们来是为了促进经济的,他们想加大塞北对苏联矿产的进口,同时加大塞北对苏联机器设备的出口。
这本是好事,但是现在却困难不小,因为塞北也在拼命的建工厂搞工业,同样需要大量设备,现在还在进口,出口是有心无力。这让苏联人颇为遗憾,说实话他们是很倾心塞北地区的设备的。
当初赵书礼的计划就是利用苏联的工业建设拉动塞北的装备制造业,效果是很明显的,尤其是那次在美国和德国狙杀苏联代表团的采购行动,短时间让苏联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把一大批订单洒向了热情的塞北。那是一个启动,让塞北的制造业短时期来了一个飞跃。
但是这种伎俩不可能瞒过人多久,很快苏联人就发现了塞北的手段。甚至惊动到了斯太林,斯太林只短暂的思考了一下,反而笑了,表示资本家为了金钱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接着他询问了下塞北设备的情况,当手下人表示塞北的设备质量合格,且售后服务相当到位,而且xìng价比世界最高后,斯太林就不管了,他只要设备只要工业,至于是哪里来的无所谓。尽管被yīn了一道,但是感情用事不是他的作风,他的作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