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一十七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一十七节 (第2/3页)

到了经济危机,结果破产倒闭,几经专卖到了赵书礼手上。公司到赵书礼手上的时候,已经几乎是一钱不值了,厂房破烂设备落伍,高级技工也缺乏。

    但是赵书礼还是依然买下了它,因为他看重的是这个公司的创建者之一,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这个人后来又创建了一家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著名的麦道公司。赵书礼是先让梅放说服了麦克唐纳后,才选择购买了这座几乎是废品的工厂。他答应了麦克唐纳继续给公司注资三十万美元,并给与麦克唐纳百分之十的股份。要求麦克唐纳重新组织公司架构,以设计为主,而生产则交给中国的工厂来做。

    至于这个工厂还是要留在美国,利用美国充足的智力资源,来为中国的工业来提供智力。

    另外还购买了几个很有基础的水泥工厂,因为现在已经到了32年底了,赵书礼可是知道33年罗斯福上台后,就开始了美国的新政。美国的新政主题思想就是解决就业问题,而不考虑经济效益,于是开始了很多公共工程,修建密西西比河水利工程造福美国之后数十年。还大力修建高速公路网络等公共工程,所以一年后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源类产品,水泥无疑是一个大项。而现在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各个大型水泥企业不是破产就是裁员,生产力大为破坏。

    而对于赵书礼来说现在收购一些水泥企业正是时候,价钱便宜量又足啊。

    同样的道理,也购买了钢材加工厂,各种矿产等,直到两百万美元几乎花光为止。

    这让梅放压力重重,虽然他家大也大,可是调动这一百万美元也是相当吃力的,看到赵书礼指挥下这不把钱当钱的架势,他压力不大就怪了。尤其是这些企业还都是些不怎么样的企业,让他更是闹心。当然已经上了贼船了,也下不来了。可是钱花光了,这些企业怎么办,可不能让它们就这么霉烂下去啊。不得增资改善设备人员啊,于是只能咬咬牙又筹措了一百万美元,好在赵书礼答应他一回到塞北也同样比例增资,并且可以弄来千万的贷款。这画饼才让梅放有了动力和希望。

    ――――――――――――――――――――

    在塞北,不,应该说是在中国的东北。

    现在中国的目光不在塞北了,而是聚集在东北。

    塞北军入东北后,rì本人谨慎了起来,派人来反复游说,又是保证是误会等等。又再次加大力度,表示了对宋远的支持。提出希望在东北扩大rì本的利益为结束事件的条件,东北军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同意rì本人在东北投资和经营的最惠国待遇,但是强硬要求rì军不得在沈阳驻扎。

    而对于宋远,rì本人的支持他当然是欢迎的,但是现在接受风险太大。而他想要的已经得到了,那就是荣誉和声望。因此他拒绝跟rì本合作,支持东北军的要求。

    而rì本人的举动就让人看不懂了,他们为什么发动这次事件,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塞北军再次虐他们一次?而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是颇有诚意的,没有狮子大开口,没有领土要求,只是经济上的。

    但是事后rì本国内的局势倒是有点意思,军部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一大批事前不支持发动事变的中立官员身上,说他们扯了后退,在军部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之后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等法黑斯派占据了军部大部分职位似乎能为此事件做一个说明,那就是这是rì本人发动的,意在排挤国内反对派,集权的一次yīn谋。

    事后不仅是宋远获得了一些声望,塞北军的声望再次大增,一出兵就能逼退rì本,这威势中国哪个军阀有?相对应的是,zhōng yāng军则是地位大降,蒋价石这时候跳了出来。他开始发表一些强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