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一十五节 拒孙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一十五节 拒孙战争 (第2/3页)

们的特使回来了,很显然他带回了塞北的态度,这态度是喜人的,因为特使带回来的是十万只步枪和三百门大炮。

    但是塞北想问马家军一句话,那就是打算怎么对待孙殿英。

    马步芳让人回电,他们进了青海就出不去了。

    塞北对此很满意,孙殿英的名声可不好,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却一直逍遥在民国的舞台上,但想他死的人多了。尤其是现在,虽然蒋价石给了他青海屯垦使的职位,其实也不过是为了把这个烫手山芋赶出自己的地盘。之所以蒋价石不肯直接干掉他,原因很简单,他是蒋价石收买过来的,在中原大战中的最后时刻,蒋价石没有能力在战斗了,只能选择银弹攻势。对方既然已经表示臣服了,在这个时代,还赶尽杀绝,以后谁敢跟你混呢。

    所以一面蒋价石给了他青海屯垦使的名义,但是另一方面却暗示马家军如果跟孙殿英动手,zhōng yāng绝对不会反对。这给了马家军胆子,加上塞北军的支持,跟孙殿英的战争已经注定打响了。

    九月中旬,孙殿英的部队在塞北军骑兵部队和空军的监视下,战战兢兢的出了塞北控制区,到达了青海地域。

    迎接他们的不是青海当局的欢迎,而是无地不在的小股部队sāo扰。

    还没正面冲突,孙殿英的部队就已经非常疲惫了,好容易到了西宁,他们看到了严阵以待的马家军,严整的阵地上大炮机枪齐备,孙殿英算是明白了,没有一场恶仗,在青海当土皇帝的美梦是无法实现了。

    孙殿英此前想过马家军会反抗,但是他没有在意,他有八万大军,而马家军最多不超过三万。至于后备也不用考虑,青海只有两百万人,加上又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能养活三万军队已经是穷兵黩武了。

    但是孙殿英忽略了一个问题,青海是高原,他的部队刚刚从中原到这里,是难以适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