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节 青海战争 (第2/3页)
队伍,高喊着口号,在大街上游.行。一个月后,整府邀请陈驰进入整府,担任交通部长一职,负责整个塞北地区的交通改善工作。
大家都欢呼自己的胜利,期待着陈驰当官后,能给塞北带来改变。他们可没注意到,从看守所出来后,陈驰虽然依然激进,依然在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可是他对于塞北目前的状况,归因于列强的经济侵略,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跟收回国权联系到了一起。同时他出来后虽然仍旧穿着军装,可是没人发现,他的肩章勋章都不见了。
陈驰上台后,很快就提交一个比已经快要完结的四年建设大纲还要激进的塞北道路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求,未来五年之内,塞北要建设五万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对老旧的铁路也要进行电气化改造。还要建设十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把归绥到迪化的各大城市都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别以为陈驰在这么做,是因为他认可赵书礼说的土话要想富先修路,而是他在德国的时候,跟隆美尔聊天中,感受到一个便捷的交通体系对战争动员和运输的重要xìng。他打算着,要是将来万一战争爆发,塞北地区各个地方括每一个农村都要能很快的组织兵力物资运输到前线。
陈驰不是一个不打鸣的公鸡,相反他很会叫唤,会哭的娃儿有nǎi吃,因此他就认交通部后,交通部的预算很快就翻了一番。然后开始大规模的招标工作,塞北东北地区的大小工头,施工企业纷纷齐聚塞北,想要切下一个大蛋糕。
陈驰上台只是塞北政局的一个变化,另一个变化是,徐新六等高官宣布了一份计划,并且得到了傅清荷的签名,这份计划打算在年底开始一次大规模的普选,塞北地区要实行全民mín zhǔ制度了。
32年下半年,塞北各方势力仍然在合纵连横中,宋远还是没有行动,他觉得还不到时机。可是这时候蒋价石给他出了一个难题,他将驻扎在豫北地区的杂牌军阀孙殿英调往青海,给他青海屯垦使的官职。对此孙殿英十分乐意,尽管青海那地方贫瘠,但是现在加在zhōng yāng军和山西势力之间的他rì子并不好过,豫北也不是什么富裕地方,土匪横行,产出根本养不活他八万多军队。因此他宁可到边远的青海去做土皇帝,也不愿意在呆在四战之地的河南了。
可是他的行军路线是个问题,从河南去青海只有两条路可选,第一条是经过陕西进入甘肃走河西走廊而到青海。另一条是从山西北上,经过塞北地区到达青海。可这两条路都不好走啊,陕西不用说了,现在是杨虎城的天下,杨虎城刀客出身,没多少文化,xìng子刚烈,想想历史上能干出软禁蒋价石的人物,怎么可能允许孙殿英这个盗墓贼通过自己的防区。而塞北吗,问题也很大,孙殿英根本惹不起,可是不去青海又实在是舍不得。左思右想,一方面跟zhōng yāng联系,让他们给各个军阀施压,另一方面派人到塞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