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节 刘嬷嬷府 (第3/3页)
六千蒙古骑兵起家,但是在两人间就赵书礼是不是活佛转世产生了争论,一个认为库伦的活佛自从死亡后就没有了继承人,这是不可能的,活佛是不死的,那么肯定活在人间,赵书礼就是大家盛传的一个对象,而另一个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赵书礼是汉人不可能是活佛,但是他仍然非常崇拜赵书礼。
偶像崇拜这种事情在中国这样文化背景的国家非常容易发芽生根,有时候尽管你不去刻意制造,他仍然会出现,因为有适合他生存的长达数千年的**传统。即便是放在后世,尽管老百姓茶余饭后没少骂大官,但是当有领导去他们的小区或者村子视察的时候,仍然是万人空巷的去围观,气氛热烈比大明星开演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出来都是一个崇拜强人的国度啊。
对于这些赵书礼是不明白的,他的事情太多了,还顾忌不到外蒙这样偏远地区的社会舆论,在加上推崇言论zì yóu,他更不会去干涉当地报纸的推波助澜了。
此时赵书礼站在两个小交jǐng面前,他并不知道眼前两个青年的心理变化,只是和善的问了一些问题。当他问道为什么不拆除这个破房子的时候,两个交jǐng告诉他,说是上级的意思,要把这里完好的保留下去,平时这里被他们当做值班的宿舍,夏天的时候也可以轮换去休息。两个jǐng察还说这里反正也不影响交通,所有的车辆从这里过的时候都绕行,相当于一个交通转盘,反倒是有利于交通的顺畅。
赵书礼也不便干涉当地的交通建设,随便聊了两句就离开了。
又用了一rì时间跟脱骨儿谈了谈库伦的这些年的情况,其实具体的赵书礼也知道,那是从各种报表上看到的数据,跟亲耳听说还是有些不同的。
脱骨儿说这些年库伦的人口增长很快,现在已经有五六万人了,而且每到chūn秋两季来的商人会更多,有时候会达到十万。当地的教育情况虽然比不上内地,但是也颇有规模了,有小学校一百多所,学生超过万人,中学也有十几所。至于其他方面,在矿业方面外蒙有优势,已经开发出来的矿山超过千家,现在是外蒙主要的财政来源,只不过其他的就差强人意了,工业企业几乎没有,虽然出产羊毛牛皮但往往都是外运,不是经过东北出口rì本,就是南下到了绥远等省份。
但这里人口稀少,就业倒是没什么压力,反而是常常缺人,一些rì本厂矿里甚至大量的使用朝鲜人。至于汉人因为都是被土地吸引过来的农业移民,除了经商的外,在厂矿里工作的往往都是农闲的时候,导致这里的矿产也分季节,农闲的时候就是旺季那时候矿产出产就多,农忙的时候就是淡季,那时候出产就少,甚至这样的季节变化还影响到了整个塞北的矿产价格波动呢。由此可见,外蒙的矿产产量占整个塞北各省的份额还是很大的,据去年统计的结果大概有八成的铜矿,三成的铁矿和金产量的四成,而且蒙古还有储量巨大的焦煤矿,只不过眼前还开发不过来,因为河套地区的煤矿更多。
提到人口是个巨大的问题,赵书礼突然想到了一路上看的那些移民,但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库伦,而是库伦以北,sè楞格河、鄂尔浑河等流域。
一百一十七节刘嬷嬷府
一百一十七节刘嬷嬷府,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