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一十二节 纠结的谈判地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一十二节 纠结的谈判地点 (第2/3页)

完全不在乎,在他看来英国人是不可能在发动战争了,因为既然塞北有攻击他们海军的能力,那么英军就不再是不败之身了,他们即使派再多的人来,对于占领了天津,拥有攻击海军的空军的塞北来说,都不再是威胁了。因此蒋瑞元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放松对塞北的笼络,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他的预期,甚至比他预期的更好,塞北势力通过灵活的外交政策,化解了后来的纠纷,跟各列强国都达成了协议,在蒋瑞元看来,是到了跟冯阎二人摊牌的时候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阎锡山才着急了,慌忙派人到塞北去联络,可是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反而是看到蒋瑞元派去的林蔚等人混的风生水起,天天举办宴会,参加者都是塞北有头有脸的人物。一时间阎锡山觉得自己鸭梨山大,恐怕要面对南北两方的夹击了!

    就在这时候,塞北突然派出了使者要来的消息,阎锡山喜不自胜,当即请进来不说,还让人积极准备迎接仪式。他打算把塞北来使的情况向全国都表露出来,让这次秘密访问公开化,以此来jǐng示其他各路诸侯,看看,塞北跟我们是站在一起的,要打我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先。不知不觉中,阎锡山已经把塞北当成了中国一个最有分量的势力了,他不明白的是,地位确实跟实力有关系,但是有时候却是要靠“打”才能获得的。

    西北军也迎来了塞北方面的使者,并且给他们带去了五千吨粮食,但是提了一个要求,西北军不得阻碍塞北在山西甘肃等地的招纳移民的行为,此时正恰逢西北大旱民不聊生,卖儿卖女公开在集市上进行。而冯玉祥却不愿放下私怨,一心要跟zhōng yāng军一较高下,此时塞北送来的粮食可谓是雪中送炭,因为他的军队也缺少军粮,他可跟其他军阀不一样,虽然没有顾忌百姓的困苦一心要打仗,但是却没有强征民粮,只是向一些大户进行了摊派,但所得远远不能满足军需,此时塞北军送来这些粮食,虽然名义上是让他赈灾的,但是冯玉祥打算把这些当做出征的军粮。

    而且西北民不聊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土地贫瘠,能让这里没有土地的贫民移民到塞北获得土地,冯玉祥心里也认为是一件善事,要不是过去一直不太友善的话,他没准还会主动帮着移民呢。

    蒋瑞元可不管治下百姓的贫富,在他看来人口就是实力,因此他一直是非常反对让百姓随便移民的,甚至准备实行严格的保甲制,以限制百姓zì yóu迁移。但当塞北军的使者来到后,他也表示愿意接受移民,但是仅限于江西,因为这里存在着反对他的势力建立的根据地。当然跟西北军不同的是蒋瑞元答应移民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塞北必须跟他站在一起。

    但塞北军的目的却不是这样,赵书礼希望的是,消弭这场浩劫。因此塞北使者向各路诸侯提出了希望各方派代表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的意见。以现在塞北军打出来的名头,尤其是在这个各方都磨刀霍霍势均力敌的时候节骨眼上,没人敢不给面子。

    阎锡山本来就不希望跟任何人硬拼,从袁世凯开始他就是一直表示一种对zhōng yāng的服从态度,当然前提是zhōng yāng能够保证他在山西的地位和dú lìxìng。但是蒋瑞元不是袁世凯,他要消灭一切异己。尽管如此阎锡山还是希望保持和平,因此他积极响应谈判。

    冯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