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六节 难缠的德国顾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十六节 难缠的德国顾问 (第2/3页)

六联合给他放款五千万,但是很快钱有不够了,他又在债券市场上发行铁路债券融资一千万,同时发行铁路公司股票再次融资三千万,让公司资金达到了一亿银元,这样的大手笔也让他瞬间成名于塞外。

    另外还有山东人滕虎忱的小机器公司,他倒不是为了融资多大规模,而是因为经营暂时遇到了困难。本来到这里后,滕虎忱确实说服了几个商人投资兴办毛纺厂,由他优惠提供机器设备。开始时候确实不错,这里丰富的羊毛资源跟技术,还有晋商打通的商路结合起来天衣无缝,半年间开办毛纺厂的人就高达十余家。可惜的是好景不长,战争开始了,商路尤其是京包铁路断绝,这些厂子通通陷入了经营困难之中,同时有大量账款没有结清的滕虎忱也受到了拖累。但他并不像通过法律途径去逼债,这些人都是自己说服开办工厂的,很多都是自己的朋友,滕虎忱心里打定主意,哪怕自己的厂子倒闭也不去逼债,自己破产了是自己光棍,不能失了信义。于是他只能自己想办法,从晋商那里借了一笔款,可是款到期后这里的经济还是没有好转,同时被利息压迫的喘不过气的滕虎忱心里真是怕了借款了,于是当股票市场成立后,他第一时间申报上市。

    但是奇怪的是,作为绥远经济主体的晋商却没有一家产业上市的,不管是票号还是众多开办矿场的晋商,他们经营的理念实在是太保守了,不能容忍别人分享自己企业的权力,他们宁可企业发展的慢一点,不过这种心态倒是让晋商中出现了不少百年老店。

    建立股票债券交易所的同时,徐新六还让人翻译了美国关于股市债市的相关管理法律,以及管理股份公司等的美国商法,并以商业条令的名义在绥远察哈尔开始实行。为什么不命名为法律呢,因为不敢,这里不是zhōng yāng整府没有立法权,只能通过这种变通施行下去,就好像上辈子的中国各地遍地走的现行条例一样,虽然不是法律却具有法律效应,照样能收钱。

    在这样一部类似法律的条纹得到赵书礼支持后,徐新六觉得这个人不像国内其他军阀那样,他尊重法律jīng神,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