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节 导火索 (第3/3页)
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思想是十分强大的,赵书礼从徐树铮手下起家,众人自然会认为徐对他有提携之恩,如果徐被冯杀害,就像是冯玉祥必须为陆建章报仇一样,赵书礼也必须为徐报仇,否则就会在世人眼里落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形象,以后也就无法在江湖上立足了。
况且赵书礼很不赞同旧中国这种仇杀风气,凡是有法不依,百姓仗着匹夫之勇,豪强靠着手上势力罔顾国法,私斗激烈。于是赵书礼用维护法纪的名义给běi jīngzhèng fǔ发了一封通电:“今有冯玉祥主使,张之江cāo办,罔顾法纪,擅杀zhèng fǔ职员,要求běi jīngzhèng fǔ严惩凶手,缉捕张之江、冯玉祥并依法审判之。还国法以尊严!”这样既不枉徐树铮对自己一场提拔,也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还能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之后又通电全国,要求张之江下野,接受国法的审判。同时密电宋远,让他做好军事准备,对冯系军队动手。赵书礼通电一发,这rì再见到冯玉祥的时候,他脸sè难看,理都不理赵书礼。赵书礼也不在乎,他当即就跟当地zhèng fǔ沟通,坐上了西伯利亚铁路直赴莫斯科,跟冯玉祥就此分离。
而此时国内顿时就乱了起来,赵书礼给宋远的密电一到,宋远当即采取了军事行动,进攻归绥。此时绥远都统李鸣钟并不在归绥城,而是跟着冯玉祥到了莫斯科。因此虽然有八千守军驻守,但是宋远还是很快的攻下了归绥城,将代理都统蒋鸿遇驱逐出绥远地界,然后积极准备进攻张家口的张之江。他这一行动不要紧,本来就已经连通一气逼走了冯玉祥的各路势力,直隶附近的李景林,直系的吴佩孚孙传芳,以及刚刚平定郭松龄内乱的奉系张作霖等,也开始了对冯系国民军的攻击行动,赵书礼的通电和对张之江冯系势力的攻击竟成了又一次军阀大战的导火索,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各路大军阀攻击冯系,还有河南山东等周边各地的小军阀和参与了进来,奉系很快攻占郭松龄内乱时期被国民军占领的天津,接着进攻běi jīng,把běi jīng卫戍司令陆钟麟赶出了běi jīng城,而占据河南的岳维峻国民二军和占据直隶的孙岳国民三军,在大小军阀的联合打击下也几乎成溃败之势,冯玉祥的嫡系国民第一军退驻南口镇,战局很快就聚焦在了南口这个地方。
南口,是běi jīng附近一个镇子,位于běi jīng城西北45公里处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又是京张铁路,京包铁路的必经之地,是华北通向西北的门户。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可至宣化、张家口,为一东西狭长之盆地,南北多山,zhōng yāng凹下,京包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南口镇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是名符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
此时冯玉祥的地盘有:察哈尔,热河两地,绥远一部分,山西包括大同在内的雁北地区,西北的甘肃,陕西两省。而南口这个地方不仅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也可阻止军阀联军占领国民军占据的察哈尔,绥远,热河,也保有了国民军通过大同退往西北的退路。可以说这里攸关国民军的生死,但是此时跟历史上发生了一点变化,绥西不在他们手上,而是赵书礼西北边防军势力占据,并对他们采取敌意。冯玉祥的国民军能挺过这一关吗,他还能和历史上一样,很快就东山再起,并联合南方的│割命│军势力北伐成功,成为四大新军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