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五节 库伦见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十五节 库伦见闻 (第2/3页)

候的副手李三江担任师长一职。赵书礼给宋远他们下达的底线是守住绥西的地盘,如果能趁机夺取归绥就更好了。

    做好这些部署后,赵书礼才放心的北上了。

    库张公路,起始分别是张家口和库伦,这是一条康熙时期修建的公路。说是公路可能很多人印象中一定会出现,柏油路面,jǐng示线等。但是现在的这条公路,不过是黄土夯实铸就的而已。

    虽然道路不怎么样,但却是从内陆北上外蒙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大军进发还是商人货运基本上都选择走这条路。赵书礼和冯玉祥也不例外,不同的是,赵书礼是骑马,而冯玉祥是坐汽车去的。

    ・・・・・・

    冯玉祥内心很矛盾,老实说他不太看得上赵书礼这个起家于蒙古的小军阀,或者说他看不起一切跟他不同的军阀。只不过碍于外蒙是此人的地盘,他才不得不给个面子,答应跟他一起去苏俄。

    但这几rì他在外蒙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对此人有些改观,外蒙收回近一年了,原本被乔巴山等人充公的晋商店铺等又回到了从山西赶回来的商人手中,各种商业再次繁荣起来。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内地或者rì本美国等国的各种货物,也有蒙古牧民把牛马羊等牲口赶到这里贩卖,或者出售羊毛牛羊皮等他们的农牧产品。

    冯玉祥看到,这里商业交换繁荣,其中一个东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纸币。河套联合银行发行的纸币,这种纸币在这里跟银元有相同的效力。他问过牧民为什么接受这种纸币,牧民回答这是汉地来的商人给他们的,这些商人过去每年固定rì期都到他们旗里收购牧产品,并给他们带去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他们相信这些商人。要说这还是蒙古人单纯啊,如果看看过去他们跟晋商的贸易就知道,他们被欺负的多惨了。

    从明朝开始外蒙的贸易,多是掌握在山西人手中,山西人常利用赊账方式来引诱蒙人,就是不要现款交易而把他们喜欢的东西先买去,规定一个时间归还,蒙古人因为可以不用现款即可取到其喜欢的东西,于是需要的也买,不需要的也买,山西商人因此生意鼎盛。蒙人交易都是用羊代替货币,如果价格议定了是100头羊,到了年底偿还期届。山西商人就到蒙人那里去牵走140头羊,蒙古人问为什么要多牵走40头羊呢?山西商人说:“羊是要生小羊呀!当时的100头羊,现在多生40头不是很公道吗?”蒙人老实,一想也有道理,就给他们牵去,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一百头羊需要喂养,不到一年就要增加40头羊的利息,实在是欺负蒙古人。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第一次收复外蒙的徐树铮,当时他一面勒令山西商人不许如此盘剥,又令蒙人不得赊欠,免负重利,即使赊欠,也不许到付账时支付或索取额外的羊只。只不过他此举两边都落着好,商人自然不高兴,蒙古人也不习惯,真是老实人啊。

    当赵书礼第二次收复外蒙后,外蒙古的经济控制权仍然又回到了大大小小的晋商手里,有坐拥千万的大茶叶商,也有穿街过巷到各个牧旗上门服务的小商贩。但是此时不同往rì了,商人也不愿意赊账了,因为蒙古几次降而复叛,失而复得,让他们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只接受现款,而现款又携带不便容易被抢,而河套地区新发行的联合银行纸币是晋商票号联合发行的,在晋商中信用很高,他们也乐得使用。加上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