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四章(二) 关键是沉住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八十四章(二) 关键是沉住气 (第2/3页)

城内埋伏的德军重炮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将在今天的防御作战中对第一道防线上的第2旅予以全力支援……守住阵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何况志愿者第1师2旅需要守卫的阵地从9公里的宽度缩短了一半,以铁路线为中心的话差不多各2.5公里的宽度还不到一点,乌克兰志愿者步兵师每个旅2个步兵团,每个团是5个步兵营的编制,满打满算得超过3000人的兵力,守卫区区5公里不到的阵地算起来平均一个士兵只要守2米不到的战壕……

    当然,根据前敌指挥部的安排,第一道堑壕式环形防线上只有步兵第3团的3000人驻守,但步兵第4团的mg08重机枪和7.6cm轻步兵迫击炮中有三分之二加强到了第一道防线上……兵力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火力……靠步枪齐shè和手榴弹乱扔来守住防线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在这之前,是双方机枪和迫击炮的天下,更之前的话,自然是双方的远程炮火的压制与反压制……

    事实上,由于联军掌握着制空权,如果航空队全力出动并展开大规模的空地协同进攻的话,德乌联军要守住哈尔科夫的难度相当大,毕竟兵力上的优势被火力和制空权的劣势所抵消,而有限的炮兵真要和对方拼消耗的话必然会很快消耗殆尽……除非防守一方能有源源不断的增援。

    当然,哈尔科夫城此刻虽然三面被围,可关键的南城区防线和通往克拉斯诺夫得这个基地和铁路枢纽的公路、铁路交通并没有被截断,事实上,洛潘河上的河运也没有被截断,只是要从下游逆流而上的的运输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脆弱,在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确定的防守架构中,无论是部队调动还是后勤保障,主要依托的是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和公路网……

    1918年7月31rì13:00哈尔科夫城北德乌联军前线指挥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