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三章(二) 迫击炮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八十三章(二) 迫击炮的前世今生 (第2/3页)

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shè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

    说起来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rì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当时沙皇俄国与rì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rì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rì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shè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rì军,打退了rì军的多次进攻。

    尼古拉耶维奇这门炮使用长型超口径迫击炮弹,全弹质量11.5kg,shè程为50~400m,shè角为45°~65°。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壕阵地战的展开,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作用,在“雷击炮”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种专用迫击炮。在王庚前世,1927年,法国研制的斯托克斯─勃朗特81mm迫击炮采用了缓冲器,克服了炮身与炮架刚xìng连接的缺点,结构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备现代迫击炮的特点。

    而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迫击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装备,如当时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的编制共140人,分为3个排和1个连指挥部。每排有3个12人的步兵班和1个6人的迫击炮班,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机枪,每个迫击炮班配备1门60mm迫击炮。此时,迫击炮的结构已相当成熟,完全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种种优点,如shè速高、威力大、质量轻、结构简单、cāo作简便等,特别是无需准备即可投入战斗这一特点使其在二战中大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