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二) 局势颇为惨烈 (第3/3页)
.5公里左右,这使得进攻的路线相当漫长,正常人就是跑2500米也得喘成牛,何况全副武装的士兵头顶是不断呼啸而过后炸开的炮弹,不停的趴下又爬起来,苏俄红军阵地上的重机枪显然没能沉得住气,当白卫军付出了200多人的伤亡进入1500米的距离之后,马克沁重机枪终于响了起来。
当然,喊着乌拉迎着扑面而来的弹雨发起肉弹冲锋是苏俄红军的专利,白卫军士兵可没有那么一根筋,往往是对方机枪一响,这边抱着脑袋趴了一地,找弹坑的找弹坑,直接从身后拽下小铲子往下挖单兵掩体的就开挖了,手头没有工兵铲的,小布袋里掏出茶缸饭盒子就地刨起了土。
由于这时双方使用的绝大部分莫辛纳甘步枪上安装的已经不是早期的可拆卸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刺刀,而是可以折叠却不能拆卸的枪刺,所以用刺刀掘土的情况并不多见,何况这枪刺座兼客串了准星的用途,真要拆下来只怕shè击时可就有点找不着北。
苏俄红军阵地上的重机枪火力点的暴露显然正合白卫军指挥官的意,不多时白卫军的山炮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成串的扑向苏俄红军战壕里的重机枪火力点,由于黑斯廷斯一下子把12个炮兵连全部投入了炮战,并且不吝惜炮弹的消耗,力求在火力上压制住对方。
大炮是战争之王,俗话说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这会儿交战的双方却都是老兵,苏俄红军的机枪数量本来就不占上风,在自己的炮兵受到白卫军的炮火的压制之后,重机枪火力点则成为白卫军炮兵重点打击的对象,很快苏俄红军阵地上的机枪火力点一个一个哑巴了下去。
而白卫军负责发起进攻的这个团,在付出了300多伤亡的代价后,慢慢接近了苏俄红军阵地前方约1200米的位置,而躲过了苏俄红军炮火的马拉重机枪则欢快的冲上了几个适合的小土坡,调转马车后又往后退了一点,这使得白卫军安装在马车车厢后部的重机枪在小土疙瘩后头尽可能多的隐蔽起了自己的身形,只露出枪口。